时间: 2025-05-01 00:45: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45:01
无妄之祸 字面意思是指突如其来的、无缘无故的灾难或不幸。这个词汇强调了祸患的不可预测性和非因由性,即并非由个人的行为或决策直接导致的不幸**。
在文学作品中,“无妄之祸”常用来描述命运的不可预测性和人生的无常。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这个词来表达对突如其来不幸的无奈和惊讶。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这个词可能被用来讨论不可控因素对个体或群体的影响。
同义词:飞来横祸、意外之灾、不测之祸 反义词:自作自受、咎由自取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如“飞来横祸”强调祸患的突然性,而“无妄之祸”则强调祸患的无缘由性。
“无妄之祸”源自古代的哲学思想,特别是道家和儒家对命运和因果的看法。在古代文献中,这个词常用来描述那些超出人类控制范围的不幸。
在文化中,“无妄之祸”反映了人们对命运的敬畏和对不可控因素的无奈。这种观念在社会中形成了对不幸的一种解释框架,即有些灾难是无法通过个人努力避免的。
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无奈和同情。它让我联想到生活中那些突如其来的不幸,以及人们在面对这些不幸时的无助感。
在我的生活中,曾有一次朋友遭遇了无妄之祸,他的家庭在一场突如其来的火灾中失去了家园。这件事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个词的含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命运的轮盘无情转动,无妄之祸悄然降临,生命的花朵在风雨中摇曳,却依然坚强地绽放。”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自然灾害的画面,如地震后的废墟,来体现“无妄之祸”的视觉冲击。听觉上,可以联想到自然灾害发生时的声音,如风声、雨声和人们的呼救声。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act of God”(天灾),用来描述那些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这个词也强调了**的不可预测性和非人为性。
通过对“无妄之祸”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命运和不可控因素在人生中的作用。这个词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让我在面对生活中的不幸时,能够更加理性地看待和处理。
君不幸得~,闻之太息。
1.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2.
【妄】
(形声。从女,亡声。本义:胡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妄,乱也。 、 《管子·山至数》-不通于轻重谓之妄言。 、 《贾子道术》-以人自观谓之度,反度为妄。 、 《春秋繁露》-施妄者,乱之始也。 、 诸葛亮《出师表》-妄自菲薄。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多求妄用。 、 清·黄宗羲《原君》-妄传伯夷。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毋妄发。
【组词】
妄口、 妄系、 妄扳平人、 妄施、 妄折、 妄行、 妄言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祸】
(形声。从示,楇(kuā)声。本义:灾祸,祸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禍,害也。神不福也。 、 《周礼·掌客》-禍灾杀礼。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禍兮福所倚。 、 《荀子·天论》-逆其类者谓之禍。 、 《论衡·累害》-来不由我,古谓之祸。 、 《韩非子·大体》-鱼无失水之祸。 、 《韩非子·十过》-不顾国政,则亡国之祸也。 、 《战国策·赵策》-近者祸及身。 、 《淮南子·人间训》-不能为祸。 、 明·魏禧《大铁椎传》-祸且及汝。 、 《资治通鉴》-祸至无日。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文人画士之祸。 、 《广东军务记》-祸及枯骨。
【组词】
祸基、 祸不旋踵、 祸至无日、 祸中有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