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6:25: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25:03
词汇“歧出歧入”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或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歧出”指的是从不同的方向或途径出现,“歧入”则是指进入不同的方向或途径。结合起来,“歧出歧入”可能意味着在多个方向或途径中进进出出,形容事物或人的行动、选择多变或不确定。
“歧出歧入”字面意思是指在多个方向或途径中出现和进入,形容行为或选择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
由于该词汇不常见,它在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较少。如果使用,可能出现在描述复杂、多变的情境,如政治、经济或个人生活选择中。
由于“歧出歧入”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不详。可能是由“歧”字的基本含义(分叉、不同的方向)衍生而来。
在强调多样性和灵活性的现代社会,“歧出歧入”可能被用来形容那些能够适应多变环境的人或组织。
该词汇可能给人带来一种不确定和复杂的感觉,同时也可能联想到灵活性和适应性。
在个人生活中,可能用来描述那些经常改变计划或选择的人,如“他的旅行计划总是歧出歧入,充满了惊喜和变化。”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生活的迷宫里,我歧出歧入,寻找那唯一的出口。”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迷宫中的人在多个路口徘徊,每个选择都带来新的可能性。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可以描述多变和不确定的状态。
“歧出歧入”虽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提供了一种描述多变和不确定性的方式。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复杂或多变的情境。
以是知歧出歧入泛泛然而无所归者,皆失其家而家他人,不能以自立。
1.
【歧】
(同“跂”。形声。从止,支声。或作“岐”。本义:多余的脚趾)。
同本义。
【引证】
《集韵》-跂,《说文》:“足多指也。”或作枝歧。 、 张衡《思玄赋》-歧趾而胪情。
2.
【出】
(象形。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本义:长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说文》讲的“出”,其实是茁。-出,进也。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 、 《礼记·月令·季春》-句者毕出,萌者尽达。 、 《易·说卦》-万物出乎震。
3.
【歧】
(同“跂”。形声。从止,支声。或作“岐”。本义:多余的脚趾)。
同本义。
【引证】
《集韵》-跂,《说文》:“足多指也。”或作枝歧。 、 张衡《思玄赋》-歧趾而胪情。
4.
【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个尖头器具,尖头器具容易进入。本义:进来,进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入,内也。 、 《诗·唐风·山有枢》-他人入室。 、 《庄子·人间世》-就不欲入。 、 《左传·文公十六年》-有蛇自泉宫出,入于国。 、 《史记·项羽本纪》-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
【组词】
入门问讳、 入对、 入览、 入迁、 入学、 入口、 入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