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0:28: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28:10
“吟笺”是一个汉语词汇,由“吟”和“笺”两个字组成。其中,“吟”指的是吟咏、吟唱,即有节奏地、有感情地朗诵或歌唱诗歌;“笺”则指小纸片,古代常用来写诗或书信。因此,“吟笺”字面意思是指用来写诗或记录吟咏内容的纸张,也可以引申为诗稿或诗集。
在文学语境中,“吟笺”常指诗人创作或记录诗歌的纸张,有时也用来指代诗人的作品集。在口语中,这个词汇使用较少,更多出现在文学作品或诗词创作的讨论中。在专业领域,如古典文学研究中,“吟笺”可能特指某一时期或某一诗人的诗稿。
“吟笺”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吟”和“笺”两个字组成,这两个字在古代汉语中均有明确的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吟笺”主要在文学领域保留其意义,成为诗人和文学爱好者常用的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诗歌创作被视为高雅的艺术形式,因此“吟笺”也带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在古代,文人墨客常以吟笺记录自己的诗作,这些吟笺有时也成为传世之作。
“吟笺”一词给人以文艺、雅致的感觉,联想到古代文人的书房、笔墨纸砚,以及他们沉浸在诗歌创作中的情景。这个词汇能够唤起对古典文学和传统文化的向往和敬仰。
在现代生活中,虽然“吟笺”的使用场景较少,但在文学创作或古典文学研究中,这个词汇仍然有其独特的价值。例如,在整理或展示个人诗作时,可以使用“吟笺”来指代自己的诗稿。
在诗歌创作中,可以将“吟笺”作为主题或象征,如:
墨香缭绕的吟笺上,
每一行字都是心灵的低语。
岁月在纸上轻轻滑过,
留下了永恒的诗篇。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文人墨客在书房中书写吟笺的画面,笔墨纸砚,古色古香。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古琴的悠扬旋律,或是诗人的吟咏声,营造出一种古典而宁静的氛围。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吟笺”的词汇,但可以找到类似的表达,如英文中的“poem manuscript”或“poetry notebook”,虽然不如“吟笺”那样富有诗意和文化底蕴,但也能传达相似的概念。
“吟笺”是一个充满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指代诗稿,更承载了诗歌创作的艺术价值和传统文化的精髓。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吟笺”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深化对古典文学和传统文化的认识,丰富个人的语言表达和文化素养。
1.
【吟】
(形声。从口,今声。唫为吟的本字。本义:呻吟、叹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吟,呻也。 、 《苍颉篇》-吟,叹也。 、 《素问·宝命全形论》。注:“谓吟叹也。”-呿吟至微。 、 《战国策·楚策》-昼吟宵哭。 、 明·何景明《陇右行送徐少参》-相送悲吟不尽情,关山陇坂高无极。
【组词】
吟呻、 吟啸
2.
【笺】
(形声。从竹,戋(jiān)声。本义:注释)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笺,表识书也。…字亦作牋。 、 《广雅》-笺,书也。 、 孔颖达《毛诗正义》-郑子诸经皆谓之“注”,此言笺者……记识其事,故称为“笺”。
【组词】
笺释、 笺疏、 笺训
注释的文字。
【引证】
韩愈《施先生墓铭》-笺注纷罗,颠倒是非。
【组词】
;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