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9 18:54: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9 18:54:18
心目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心中所想”或“内心的看法”。它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内心对某事物的看法、印象或评价。
在文学中,“心目”常用于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如“在他心目中,她永远是那个纯真的少女。”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说“在我心目中,你是最棒的。”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它可能涉及个体对自我或他人的认知和评价。
同义词:心坎、心间、内心、心扉 反义词:表面、外在、外貌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境和情感色彩的不同,例如“心坎”更偏向于情感深处,而“心目”则更侧重于认知和评价。
“心目”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心”和“目”两个字组成,分别代表内心和视觉,合起来表示内心的看法。在古代汉语中,它就已经被使用,且含义基本保持一致。
在文化中,“心目”强调了内心与外在世界的联系,反映了传统文化中重视内心修养和道德评价的特点。
“心目”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温暖和亲切,因为它常常与个人的情感和价值观联系在一起,让人感受到一种内在的连接和共鸣。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用“心目”这个词来形容我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如“在我心目中,家乡永远是那个充满回忆的地方。”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月光洒在心目的湖面,波光粼粼,映照着无尽的思念。”
结合图片,我可能会选择一幅描绘内心世界的画作,如一个安静的湖面,反映出内心的平静与深邃。听觉上,可能会选择一首轻柔的钢琴曲,唤起内心的宁静和深思。
在英语中,“心目”可以对应为“in one's mind”或“in one's heart”,但“心目”更强调了内心与视觉的结合,这在英语中较少见。
通过对“心目”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表达个人情感和认知中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一个词汇,更是连接个人内心与外在世界的桥梁,对于丰富我的语言表达和理解他人情感具有重要意义。
1.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
2.
【目】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眼睛形,外边轮廓象眼眶,里面象瞳孔。小篆处理为线条。先秦时期多用“目”,两汉以后,用眼逐渐多起来。“目”具有书面语色彩。本义:眼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目,人眼,象形。 、 《礼记·郊特牲。》-目者,气之清明者也。 、 《韩诗外传》-目者,心之符也。 、 《易·小畜卦》-夫妻反目。 、 《左传·宣公二年》-睅其目,皤其腹。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满目萧然。 、 晋·干宝《搜神记》-瞋目大怒。 、 《聊斋志异·狼三则》-目似瞑。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目不忍睹。
【组词】
目不斜视、 目见耳闻、 目治手营、 目空一世、 目眩神摇、 目无下尘、 目耗、 目指、 目眦、 目珠、 目睛、 目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