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47: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47:55
危行: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危险的行为或者冒险的举动。字面意思是指那些可能导致危险或风险的行为。
在文学作品中,“危行”可能用来描述主角的勇敢或鲁莽行为,增加故事的紧张感。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用来警告某人不要做某件可能带来危险的事情。在专业领域,如登山、探险等,这个词则可能用来具体描述那些需要特别注意安全的行为。
同义词:冒险、风险行为、危险举动 反义词:安全行为、谨慎行动、保守做法
“危行”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危”字意为危险,而“行”字意为行为或行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文化中,“危行”常常与勇敢、冒险精神联系在一起,但同时也强调了风险和后果。社会背景中,这个词可能与安全教育、风险管理等领域相关。
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紧张和担忧,因为它暗示了可能的危险和不确定性。在表达中,它可以帮助强调行为的严重性和潜在后果。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目睹朋友在一次徒步旅行中进行了一次危行,虽然最终安全返回,但这次经历让我更加重视安全意识。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危行”:
在风暴的边缘,他选择了危行,
每一步都踏在生死的边缘。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登山者在陡峭的山壁上攀爬的场景,背景是狂风和乌云。听觉上,可以联想到风声和登山者的呼吸声。
在英语中,“危行”可以对应为“risky behavior”或“dangerous act”,在不同文化中,对冒险和风险的态度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的概念是相通的。
“危行”这个词在中文中是一个有力的表达,能够准确地传达行为的危险性和冒险性。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重要的词汇,帮助我描述和理解那些涉及风险的情况。
1.
【危】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人,中间是山崖,下面腿骨节形。人站在山崖上,表示很高。本义:在高处而畏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危,在高而惧也。 、 《鬼谷子》。注:“山高也。”-决危而美名者。 、 《国语·晋语》。注:“高险也。”-榣木不生危。 、 《孝经》。郑注:“殆也。”-高而不危。
2.
【行】
(会意。从彳,从亍。本义:走路,行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行,人之步趋也。 、 《广雅》-行,往也。 、 《易·复》-中行独复。 、 《诗·邶风·击鼓》-我独南行。 、 《诗·小雅·大东》-行彼周行。 、 《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 、 蔡邕《独断》-天子以四海为家,故谓所居为行在所。 、 《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庄子·逍遥游》-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 《后汉书·列女传》-羊子尝行路。 、 《世说新语·自新》-行数十里。 、 明·魏禧《大铁椎传》-与偕行。
【组词】
出行、 远行、 行三坐五、 行学、 行行、 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