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27: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27:53
词汇“危機”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汉字组成:“危”和“機”。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危機”进行深入分析。
“危機”字面意思是指危险和机会并存的状态或时刻。其中,“危”表示危险、不安全,而“機”则表示机会、时机。因此,“危機”通常指的是一个既包含潜在危险又蕴含可能机会的情境。
“危機”一词源自汉语,其字面意义和现代用法基本一致。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左传》中有“危而不持,颠而不扶”的表述,其中的“危”即含有危险之意。
在文化中,“危機”常与“转机”相联系,强调在危机中寻找和把握机会的重要性。这种观念体现了人对逆境中求生存和发展的智慧。
“危機”一词往往带有一种紧张和紧迫的情感反应,同时也激发人们对解决问题和寻找出路的思考。它让人联想到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复杂情境。
在个人生活中,“危機”可能出现在健康、职业、人际关系等方面。例如,面对职业危机时,可能需要重新评估自己的职业规划和技能发展。
在诗歌中,可以将“危機”融入对自然灾害或人类冲突的描绘,如:
山崩地裂声如雷,
危機四伏人心惶。
转机何在寻觅处,
一线生机在眼前。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自然灾害或战争场景的画面,如地震后的废墟或战火中的城市,这些图像都能引发对“危機”的视觉联想。听觉上,可能联想到警报声、爆炸声等紧急情况的声音。
在英语中,“危機”对应的词汇是“cr****”,它在西方文化中同样强调危险与机会并存的概念。不同文化中对危机的处理方式和态度可能有所不同,但危机管理的基本原则在全球范围内是相通的。
通过对“危機”的深入分析,我认识到这个词不仅描述了一种复杂的情境,还蕴含了在逆境中寻找和创造机会的智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危機”有助于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并在危机中找到成长和发展的契机。
1.
【危】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人,中间是山崖,下面腿骨节形。人站在山崖上,表示很高。本义:在高处而畏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危,在高而惧也。 、 《鬼谷子》。注:“山高也。”-决危而美名者。 、 《国语·晋语》。注:“高险也。”-榣木不生危。 、 《孝经》。郑注:“殆也。”-高而不危。
2.
【菑】
(形声。从艸,甾(zī)声。荒地,故从艸。本义:古代指初耕的田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古文从田,巛声,小篆又加草耳。不耕田者,不耕而才耕之田也。-菑,不耕田也。 、 《易·无妄》。董遇注:“菑,反草也。”-不菑畬。 、 《尔雅》-田一岁曰菑,二岁曰新田,三岁曰畬。 、 明·徐光启《甘薯疏序》-耕获菑畬,时时利赖其用。
【组词】
菑畬、 菑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