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47: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47:41
词汇“奴视”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古老或文言文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奴视”可以理解为“像对待奴隶一样看待”或“以奴隶的身份看待”。这个词汇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意味着一种不平等的、压迫性的视角。
“奴视”的字面意思是指以奴隶的身份或地位来看待某人或某事,通常含有轻视、贬低或压迫的意味。
在文学作品中,“奴视”可能用来描述一种封建社会中的等级观念,如主人对奴隶的看待方式。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或文化讨论中可能会出现。
“奴视”这个词汇可能源自古代汉语,与封建社会的奴隶制度有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变化,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古代社会,奴隶制度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因此“奴视”这个词汇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和压迫。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更多地被用来批判和反思历史上的不公正现象。
“奴视”这个词汇带有一种强烈的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压迫、不公和反抗。它可能激发人们对平等和正义的追求。
在个人经历中,我可能不会直接遇到“奴视”这个词汇,但它提醒我在与人交往中要保持尊重和平等的态度。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那黑暗的年代,奴视如影随形,心灵的枷锁,何时才能解脱?”
“奴视”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奴隶的悲惨生活,可以通过历史纪录片或电影中的场景来呈现这种视觉和听觉的联想。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存在类似的词汇来描述不平等和压迫,如英语中的“subjugate”或“oppress”。
“奴视”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提醒我们历史上的不平等和压迫,以及在现代社会中对尊重和平等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社会和文化。
1.
【奴】
(会意。从女,从又。女指女奴,又(手)指用手掠夺之。一说又(手)指女奴从事劳动。本义:奴隶;奴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奴,奴婢皆古之罪人也。 、 《周礼·司厉》-其奴,男子入于罪隶,女子入于舂槁。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从群奴而驰。 、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庸奴。
2.
【视】
(会意兼形声。从见示,示亦声。见,看见。示,表现。本义: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视,瞻也。 、 《书·泰誓中》-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 《墨子·辞过》-目不能徧视,手不能徧操。 、 《诗·郑风·子曰鸡鸣》-子兴视夜。 、 《礼记·大学》-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 《战国策·齐策》-熟视之。 、 柳宗元《三戒》-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组词】
视探、 视瞻、 视日、 视远步高、 视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