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16:58: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16:58:16
书法:书法是指使用毛笔、硬笔或其他书写工具,按照一定的笔法和结构规则,书写汉字的艺术。它不仅是一种文字记录方式,更是一种表现书写者个性和情感的艺术形式。
书法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早见于《说文解字》。随着时间的推移,书法的定义和实践都有所发展,从最初的实用功能逐渐演变为一种艺术形式。
在**文化中,书法被视为“文人之雅事”,是文人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体现了个人审美,也反映了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
书法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宁静和敬畏。它让我联想到古代文人的书房,以及他们在书写时的专注和沉思。
我曾参加过一个书法工作坊,学*如何正确握笔和运笔,那次经历让我对书法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欣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书法”:
墨香飘溢书房内,
笔走龙蛇书法间。
字字珠玑映心境,
行行流畅似水涟。
书法的视觉联想是优雅的笔触和和谐的布局,而听觉联想可能是毛笔在宣纸上滑动的沙沙声。
在西方文化中,书法的概念可以与calligraphy相对应,虽然工具和风格有所不同,但都强调书写的美感和艺术性。
书法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种文化传承。它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让我更加欣赏文字的美感和深度。通过学和实践书法,我能够更好地理解**文化的精髓。
1.
【书】
(形声。从聿,者声。聿(yù),即笔。隶书省“者”成“曰”。《说文》:“书,箸也。”箸(著)即显明。合起来表示用笔使文字显明,“者、箸”音近,故“者”有表意作用。本义:书写,记录,记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说文序云:“著于竹帛谓之书。”-書,著也。 、 《周礼·保氏》-五曰六书。 、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作书。上古以刀录于竹若木,中古以漆画于帛,后世以墨写于纸。 、 《易·系辞》-易之以书契。 、 《尚书序》疏-书者,以笔画记之辞。 、 《论语·卫灵公》-子张书诸绅。 、 《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大书一“屈”字,以两竿夹揭之,走诉行御史台。 、 方苞《狱中杂记》-众言同,于是乎书。
【组词】
书候、 书孽、 书记手、 书画卯酉、 书文、 书抄、 书具、 书券、 书砚、 书狱、 书命、 书格、 书帖
2.
【法】
(会意。从“水”,表示法律、法度公平如水;从“廌”(zhì),即解廌,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据说,它能辨别曲直,在审理案件时,它能用角去触理曲的人。基本义:刑法;法律;法度)。
同基本义。
【引证】
《说文》-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会意。 、 《易·蒙》-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 《书·吕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 、 《盐铁论·诏圣》-法者,刑罚也。所以禁强暴也。 、 《管子·心术》-杀戮禁诛谓之法。 、 《大戴礼记》-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 、 《史记·陈涉世家》-失期,法当斩。 、 《吕氏春秋·察今》-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度则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