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42: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42:26
词汇“名彦”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用来指代有名望的贤士或学者。下面我将从几个角度对“名彦”进行深入分析:
“名彦”由两个字组成:“名”指的是名声、名望,“彦”指的是有才学的人。因此,“名彦”字面意思是指有名望的贤士或有才学的学者。
“名彦”这个词汇源自古代汉语,其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有所下降。
在**传统文化中,“名彦”代表了社会对知识和学问的尊重,以及对有才华人士的推崇。这个词汇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对学识和品德的重视。
提到“名彦”,可能会联想到古代的文人墨客,他们的风雅和才华,以及他们对社会和文化的贡献。这个词汇带有一种尊敬和仰慕的情感。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在某领域有卓越成就的人,可以使用“名彦”来表达对其的敬意和赞扬。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名彦”作为一个角色,赋予其深厚的学识和崇高的品德,通过这个角色展现文化的传承和智慧的力量。
想象一位穿着古代文人服饰的“名彦”,在书房中挥毫泼墨,周围环绕着书卷和文房四宝,这样的场景可以带来一种古典美和学术氛围的视觉联想。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名彦”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如“eminent scholar”或“distinguished intellectual”可以传达相似的含义。
“名彦”这个词汇不仅代表了知识和学问的象征,也体现了对有才华人士的尊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增强语言的正式性和文学性,同时也能够传达出对知识和文化的尊重。
1.
【名】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口夕。本义:自己报出姓名;起名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名,自命也。 、 《礼记·祭法》-黄帝正名百物。 、 《孟子》-名之曰幽厉。 、 《庄子·天运》-名公器也。 、 《乐府诗集》-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名之者谁。 、 《聊斋志异·促织》-自名“蟹壳青”。
【组词】
名品
2.
【彦】
(形声.小篆字形。从彣(wén),厂(hǎn)声。彣,有文采。本义:有才学的人)贤士。才德出众的人;贤才;俊才。
【引证】
《说文》-产,美士有彣也。 、 《尔雅》-美士为彦。 、 《礼记·大学》-人之彦圣。 、 《诗·郑风·羔裘》-彼其之子,邦之彦兮。
【组词】
彦哲、 彦圣、 俊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