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9 14:15: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9 14:15:05
唐代名歌舞伎◇亦泛指舞姬侍妾。
1.
【蛮】
(形声。本义:中国古代对南方各族的泛称。旧时也用以泛指四方的少数民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蛮,南蛮也。 、 《周礼·大司马》-蛮畿。 、 《周礼·职方氏》-蛮服。又,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 、 《尔雅·释地》-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 、 《书·禹贡》-三百里蛮。 、 《诗·小雅·采芑》-蛮荆来威。 、 《国语·周语》-蛮夷要服。 、 杜甫《闷》-瘴疠浮三蜀,风云暗百蛮。
【组词】
蛮声哈剌、 蛮人、 蛮布、 蛮风、 蛮烟
2.
【儿】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儿,孺子也。 、 《老子》第九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 《史记·循吏列传》-老人儿啼。 、 《苍颉篇》-男曰儿,女曰婴。 、 《列子·汤问》-见两小儿辩斗。
【组词】
儿女子、 儿剧、 儿话、 儿撬、 儿拜、 儿啼、 儿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