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29: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29:51
“屙金溺银”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排泄出金子和银子,比喻非常富有或能够创造巨大财富。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组织能够源源不断地创造财富,或者形容某地资源丰富,财富自然生成。
在文学作品中,“屙金溺银”常用于夸张手法,形容主人公的财富或能力非凡。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于形容某人的商业头脑或赚钱能力极强。在专业领域,如经济学或商业讨论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形容某个行业或公司的盈利能力极强。
“屙金溺银”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可能是民间传说或故事中衍生出来的表达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用于形容财富的创造和积累。
在**文化中,财富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之一。这个成语反映了人们对财富的渴望和对能够创造财富的人或事物的赞美。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乐观的情感反应,联想到成功和富裕。它激励人们追求更好的经济状况和生活质量。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在商业上非常成功的朋友或亲戚,表达对他们能力的赞赏。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屙金溺银非我愿,只愿人间多笑颜。”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金光闪闪的黄金和银光闪闪的白银,听觉上,可能是金币和银币碰撞的声音,象征着财富的积累。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printing money”,意指创造财富如同印刷钞票一样容易。
“屙金溺银”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形象生动的表达,用来形容财富的创造和积累。它在文学和口语中都有广泛的应用,能够丰富语言的表达力。在个人语言学*和表达中,适当使用这样的成语可以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他很想有一项~的技术。
1.
【屙】
[方言] 人或动物自己排泄[屎、尿]
【组词】
屙屎、 孩子屙啦、 屙落了肚
2.
【金】
(会意。金文字形。从人(表示覆盖),从土,从二。从“土”,表示藏在地下;从“二”,表示藏在地下的矿物。本义:金属)。
金属的通称或金属总名。
【引证】
《说文》-金,五色金也。黄为之长。久埋不生衣,百錬不轻,从革不违,西方之行,生于土,从土左右。注:象金在土中形。 、 《尔雅·释地》-西南之美者,有华山之金石焉。 、 《易·妒》-系于金柅。 、 《书·禹贡》。注:“铜三色也。”-惟金三品。 、 唐·李朝威《柳毅传》-项掣金锁。
【组词】
五金、 白金、 金背、 金钥、 金荷、 金铺、 金钟
3.
【溺】
排泄小便。后来作“尿”。
【引证】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宾客饮者醉,更溺睢。(更:轮番。睢:范睢。)
【组词】
溺尿、 溺溲
人或动物排泄的小便。
【引证】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热,故溺赤也。 、 清·方苞《狱中杂记》-矢溺皆闭其中。
【组词】
溺盆子、 溺壶、 溺窝子、 溺器
4.
【银】
(形声。从金,艮(gèn)声。本义:一种白色金属,通称银子)。
同本义 。一种白色的金属元素,能发出响亮声音,有延展 性和良好的韧性,可达到高度抛光状态,在化合物中主要以一价形式存在,是所有物质中具有最高导热性和导电性的物质,在自然界中以自生式共生状态(如在脆银矿、辉银矿、淡红银矿、深红银矿和角银矿中)存在——元素符号Ag。
【引证】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钿头银篦。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金银华美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