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13: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13:16
词汇“清方”在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一个特定领域的术语或者是某个特定语境下的表达。由于缺乏具体的上下文,我将尝试从几个可能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
“清方”字面意思可能指的是“清晰的方略”或“明确的方案”。在某些语境下,它可能指的是一种清晰、明确的策略或方法。
由于“清方”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的使用可能局限于特定的领域,如军事、政治或商业策略等。在这些领域中,它可能指的是一种清晰、有效的行动计划或策略。
由于“清方”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为人所熟知。它可能是由“清”(清晰、明确)和“方”(方法、策略)组合而成的新词。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下,“清方”可能被用来强调策略的清晰性和有效性。例如,在强调策略和计划的组织或团体中,这个词可能会被频繁使用。
对于我来说,“清方”可能带来一种积极、明确的情感反应,因为它暗示了一种清晰、有效的解决方案。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不会经常遇到或使用“清方”这个词汇,但如果我在工作中需要制定策略或计划,我可能会尝试使用这个词来强调方案的清晰性和有效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迷雾中寻觅清方,
一步一印,坚定而明朗。
心中的灯塔指引方向,
清方在前,希望在旁。
视觉上,“清方”可能让我联想到一张清晰的战略图或计划表。听觉上,它可能让我想到会议中清晰、有力的发言。
由于“清方”不是一个常见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明显。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lear strategy”或“effective plan”。
“清方”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强调了策略的清晰性和有效性。在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在特定语境下更准确地表达我的想法和计划。
1.
【清】
(形声。从水,青声。“青”,碧绿透彻,也有表意作用。本义:水清)。
同本义。与“浊”相对。
【引证】
《孟子》-沧浪之水清兮。 、 《诗·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举身赴清池。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临清流而赋诗。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发之欲其清。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水尤清冽。
【组词】
清直、 清波、 清泚、 清涟、 清活活、 清照、 清悠悠、 清深、 清酤、 清雨、 清英、 清茗
2.
【方】
(象形。下从舟省,而上有竝头之象。故知并船为本义。本义:并行的两船;泛指并列;并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方,併船也。象两舟总头形。 、 《尔雅》。李注:“竝两船曰方舟。”-大夫方舟。 、 《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 、 《仪礼·乡射礼》。注:“犹併也。”-不足方。 、 《国语·齐语》-方舟设泭。 、 《诗·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 《资治通鉴》-操军方连战舰,首尾相接。 、 《史记·郦食其列传》-蜀汉之粟,方船而下。
【组词】
方轨、 方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