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8:51: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51:16
更动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改变或调整某事物,使其不同于原来的状态。基本含义涉及对计划、安排、内容或结构等进行修改或变动。
在不同语境下,“更动”的使用有所不同:
同义词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气和具体程度,例如“修改”更侧重于细节上的小变化,而“更动”可能涉及更大范围的改变。
“更动”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更”字有改变、替代之意,“动”字表示动作或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逐渐固定,成为现代汉语中常用的词汇。
在**文化中,“更动”常常与适应变化和灵活性联系在一起。在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能够灵活更动策略和计划被视为一种重要的能力。
“更动”可能引起一种不确定或期待的感觉,因为它通常意味着现状的改变,这种改变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因为工作需要多次更动居住地点,这种经历让我学会了适应和灵活应对变化。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梭,更动不止,心随风起,梦随云散。”
视觉上,“更动”可能让人联想到旋转的齿轮或流动的水,象征着不断变化和**。听觉上,可能联想到机械的响声或水流的潺潺声。
在英语中,“更动”可以对应为“alteration”或“modification”,虽然这些词汇在细微含义上有所不同,但都表达了改变的概念。
“更动”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适用于多种语境和情境。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对于准确表达思想和适应语言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1.
【更】
表示动作行为的重复,相当于“再”、“复”、“又”。
【引证】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
【组词】
更无六耳、 更若、 更待
表示程度的加深,相当于“更加”、“愈加”、“越发”等。
【引证】
《聊斋志异·促织》-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 、 《资治通鉴》-今日拒之,事更不顺。 、 清·林觉民《与妻书》-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
2.
【动】
(形声。从力,重声。《说文》古文从“辵”。本义:行动;发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动,作也。 、 《易·彖传》。虞注:“震也。”-动而健。 、 《易·系辞》。虞注:“发也,变动不居。”-效天下之动者也。 、 《孟子》。注:“作也。”-将终岁勤动。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度义而后动。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寨中人蜷伏不少动。
【组词】
按兵不动;动着、 动止、 动烦、 动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