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26: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26:38
战鼓 的字面意思是指在战争中用来鼓舞士气、传递信号的鼓。它的基本含义是一种象征性的工具,用于激发战士的斗志和团结力量。
在文学中,“战鼓”常被用来比喻紧张、激烈的氛围或即将到来的冲突。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某种紧张或激动人心的情境。在专业领域,如军事历史研究中,“战鼓”则是指实际用于战争的鼓类乐器。
同义词:战号、战歌、战旗
反义词:和平鸽、宁静
“战鼓”一词源于古代战争中使用的鼓,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象征意义逐渐丰富,成为文学和日常语言中常用的比喻。
在**文化中,战鼓常与古代战争和英雄主义联系在一起,如《三国演义》中的战鼓声常常伴随着重大战役的描写。在西方文化中,战鼓也常出现在史诗和战争电影中,象征着战斗的激烈和英雄的崛起。
战鼓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激动和紧张,它激发人们的斗志和勇气,同时也可能引发对战争的反思和哀伤。
在个人生活中,战鼓可能被用来形容某种紧张或激动人心的时刻,如重要的比赛或演讲前的紧张感。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战鼓声声震天响,英雄豪情满胸怀。”
战鼓的视觉联想可能是一面装饰着金属钉和彩绘的鼓,听觉联想则是沉重而有节奏的鼓声,激发人们的斗志。
在不同文化中,战鼓的象征意义相似,都是战争和勇气的象征。例如,日本的太鼓和非洲的战鼓都有类似的文化意义。
战鼓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有着实际的军事用途,还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是一个重要的比喻工具,能够有效地传达紧张、激动和勇气的情感。
1.
【战】
(形声。从戈,单(占)声。本义:作战,打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战,斗也。 、 《左传·庄公十一年》-皆陈曰战。 、 《公羊传·庄公三十年》-春秋敌者言战。 、 《左传·庄公十年》-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乐府诗集·木兰诗》-将军百战死。 、 、 明·魏禧《大铁椎传》-挟矢以助战。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技击利巷战。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普法交战图。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
【组词】
征战、 战阀、 战垒
2.
【鼓】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鼓的本字,右边是“支”(pū),表示手持棒槌击鼓。本义:鼓,一种打击乐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鼓,郭也。春分之音。 、 《释名·释乐器》-鼓,廓也。张皮以冒之,其中空也。 、 《诗·邶风·击鼓》-击鼓其镗。 、 《汉书·律历志上》-皮曰鼓。 、 《楚辞·屈原·国殇》-抱玉枪兮击鸣鼓。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瑜等率轻锐继其后,雷鼓大震。 、 《孟子·梁惠王上》-百姓阗王钟鼓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