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5:41: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5:41:38
“梅亭”字面意思是指种植梅花或供人观赏梅花的亭子。它通常与园林、诗歌和传统文化紧密相关,象征着高雅、坚韧和冬季的美。
“梅亭”一词源自**古代园林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成为文学和艺术中的一个象征性词汇。
在**文化中,梅花象征着坚韧不拔和清高自洁,因此“梅亭”常被用来表达对这些品质的赞美。
“梅亭”给人以宁静、高雅的情感联想,它让人想到冬日的静谧和梅花的坚韧。
在某个冬日的午后,我曾在一个古老的梅亭下读书,那里的梅花香气和宁静的氛围至今难忘。
在诗歌中,“梅亭”可以这样使用:
梅亭雪后寒, 梅花独自开。 清风送香气, 雅士共徘徊。
想象一个覆盖着白雪的梅亭,四周是盛开的梅花,这样的场景可以通过绘画或摄影来表现。背景音乐可以选择古筝或笛子,增添古典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梅亭”的词汇,但类似的园林元素和象征意义在世界各地都有体现。
“梅亭”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激发了人们对自然美和人文精神的思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和文化理解。
1.
【梅】
(形声。从木,每声。本义:楠木)。
同本义。
【引证】
《山海经·中山经》-其木多梅梓。 、 《诗·秦风·终南》-有条有梅。 、 《诗·陈风·墓门》。按,子青不可食。-墓门有梅。
2.
【亭】
(象形。战国文字字形,其中“T”象矗立的亭柱。小篆以为从高省,丁声。本义:古代设在路旁的公房,供旅客停宿)。
同本义。后指驿亭。
【引证】
《说文》-亭,人所安定也。亭有楼。 、 《一切经音义经》-汉家因秦十里一亭。亭,留也。 、 《释名·释宫释》-亭,停也,亦人所停集也。 、 《汉书·高祖纪》-为泗上亭长。 、 晋·干宝《搜神记》-安阳城南有一亭,夜不可宿,宿辄杀人。 、 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组词】
亭邮、 亭民、 亭寺、 亭舍、 亭传、 亭置、 亭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