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49: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49:39
垦复(kěn fù)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通过耕作使荒地恢复生产力。它通常指的是对荒废或未利用的土地进行开垦,使其重新变得适合农业生产。
“垦复”一词源于汉语,其中“垦”指的是开垦土地,“复”指的是恢复。在古代,由于人口增长和土地资源的有限,垦复活动是农业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传统文化中,垦复活动与勤劳、节俭和自力更生的价值观紧密相关。在现代社会,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垦复活动也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的理念相结合。
“垦复”这个词给人以积极、建设性的情感反应,联想到辛勤劳动、自然恢复和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共处。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参与社区绿化项目时遇到过“垦复”的概念,我们通过种植树木和草坪,使一片废弃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
在诗歌中,可以将“垦复”融入以下诗句:
春风拂过荒芜地,
垦复之力唤醒沉睡土。
绿意盎然新生枝,
岁月流转,生机不灭。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曾经荒芜的土地,经过垦复后,现在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清晨鸟鸣和风吹过新叶的声音。
在英语中,“垦复”可以对应为“reclamation”或“rehabilitation”,这些词汇在不同文化和语言中都有类似的含义和应用。
“垦复”这个词不仅在专业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也在文化和情感层面有着丰富的内涵。它提醒我们,通过努力和智慧,我们可以恢复和改善自然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能力,并加深对社会和自然环境的理解。
1.
【垦】
(形声。从土,(kěn)声。本义:翻土,开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新附》-垦,耕也。 、 《广雅·释地》-垦,耕也。 、 《国语·周语上》-土不备垦。 、 《列子·汤问》-叩石垦壤。
【组词】
垦化、 垦田、 垦民、 垦草、 垦耕、 垦耨、 垦发、 垦除
2.
【复】
(形声。小篆字形,下面的意符“攵”,是甲骨文“止”字的变形,表示与脚或行走有关。上面是声符“畐”(fú)的省形,有“腹满”义,在字中亦兼有表义作用。后来繁化,加义符“彳”(chì),表示行走,现在又简化为“复”。本义:返回,回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復,往来也。 、 《易·复》-反复其道。 、 《诗·豳风·九罭》-公归不复。 、 《仪礼·大射仪》-扬触捆復。 、 《易·泰》-无往不復。 、 《书·舜典》-卒乃復。 、 南朝梁《与陈伯之书》-不远而复,先典攸高。 、 《史记·魏公子列传》-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 、 《公羊传·襄公三十年》-死者不可復生。 、 《书·大传》-旦復旦兮。 、 《论语》-言不可復也。
【组词】
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