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21: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21:35
“万死犹轻”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即使死一万次也觉得不够,形容罪行极其严重或对某事的重视程度极高。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强调某人的罪行或错误极其严重,以至于死一万次都不足以赎罪。
在文学作品中,“万死犹轻”常用于描述那些犯下滔天大罪的人物,强调其罪行的严重性。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常直接使用,但可以通过类似的表达来传达相同的意思。在法律或道德讨论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强调某些行为的极端恶劣。
同义词:罪大恶极、罪不容诛、罪该万死
反义词:无罪释放、罪不至死
“万死犹轻”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中国对于罪行严重性的极端表达。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成为表达极端罪行的常用语。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罪行的严重性和惩罚的严厉性有着深刻的认识。这个成语体现了这种文化背景下对于极端罪行的看法和态度。
这个成语带有一种强烈的道德谴责和情感上的厌恶。它让人联想到那些犯下不可饶恕罪行的人,以及社会对于这些行为的严厉谴责。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常直接使用,但在讨论法律案件或道德问题时,它可以帮助表达对某些行为的极端不满和谴责。
在诗歌中,可以将“万死犹轻”用于描述那些历史上的暴君或罪人,以此来强调他们的罪行和历史的审判。
结合历史剧中的场景,如古代刑场或审判现场,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个成语的视觉和听觉联想。音乐方面,可以选择一些沉重或悲壮的音乐来增强这种联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表达可以通过强调罪行的严重性来实现,例如英语中的“unforgivable”或“beyond redemption”。
“万死犹轻”这个成语在强调罪行严重性方面非常有力,它不仅在文学和法律讨论中有着重要地位,也在日常语言中有着一定的影响力。了解和掌握这个成语,对于深入理解汉语文化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都有重要意义。
臣以狂妄戆愚,不识礼度,上表陈佛骨事,言涉不敬,正名定罪,万死犹轻。
云喘息而言曰:“赵云之罪,~。”
1. 【万】 原为中国古代鲜卑族部落名;后为复姓。
2.
【死】
(会意。小篆字形。右边是人,左边是“歺”(è),残骨,指人的形体与魂魄分离。本义:生命终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死,民之卒事也。 、 《列子·天瑞》-死者,人之终也。 、 《礼记·曲礼》-庶人曰死。 、 《礼记·檀弓》-沁人曰死。 、 《左传·哀公十六年》-民知不死,其亦夫有奋心。 、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亡何国变,宁南死。
【组词】
死生、 死过、 死限、 死却、 死不残、 死去还魂、 死费尽残、 死数里算帐、 死耗、 死君
3.
【犹】
(形声。从犬,酋(尤)声。本义:一种猿类动物)。
兽名。猴属,也叫“犹猢”,形如麂。
【引证】
《说文》。字亦作猷。-猶,愑属。 、 《尔雅》-犹如麂,善登木。 、 《释文》引《尸子》-犹,五尺大犬也。 、 《颜氏家训·书证》-犹,兽名也。 、 《史记·吕后纪》。索隐:“犹,猿类也。夘鼻长尾 ,性多疑。”-犹与未决。 、 《水经注》-山多犹猢,似猴而短足好游崖树,一腾百步,或三百丈,顺往倒返,乘空若飞。
4.
【轻】
(形声。本义:车名)。
轻车。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轻本车名,故字从车。引申为凡轻重之轻。”-轻,轻车也。 、 《周礼·车仆》-轻车之萃。谓驰敌致师之车也。 、 《战国策·齐策》-使轻车锐骑冲雍门。
1. 【万死】 死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