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5 01:32: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5 01:32:00
词汇“政庞土裂”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词汇,它似乎是由几个汉字组合而成的,但并没有明确的标准定义或广泛的使用记录。因此,我将尝试从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来分析这个词汇。
综合来看,“政庞土裂”可能指的是政治上的混乱导致土地分裂或社会不稳定的情况。
由于这个词汇并不常见,我们很难找到它在不同语境下的具体使用情况。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它可能在描述一个政治体系混乱、土地分裂或社会动荡的场景中使用。
由于缺乏实际使用案例,以下是一些假设性的例句:
由于“政庞土裂”不是一个标准词汇,我们无法追踪其词源和演变。
在某些社会或历史背景下,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描述政治混乱和土地分裂的情况,尤其是在经历了长期战争或政治动荡的地区。
这个词汇可能引起人们对政治不稳定、社会动荡和土地分裂的负面情感反应,联想可能包括战争、贫困和流离失所。
由于这个词汇不常见,个人可能很少有机会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它。
在创作中,可以将“政庞土裂”用于描述一个虚构的、政治混乱的世界,或者用它来象征某种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破碎的地图、战火纷飞的场景或哀伤的音乐,这些都是与分裂和动荡相关的视觉和听觉元素。
由于“政庞土裂”不是一个国际通用的词汇,我们无法进行跨文化比较。
“政庞土裂”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个描述政治混乱和土地分裂的框架。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复杂的政治和社会现象。然而,由于其不常见,实际应用的机会可能有限。
夫政庞而土裂,三光五岳之气分,太音不完,故必混一而后大振。
1.
【政】
(会意兼形声。从攴从正,正亦声。攴(pū)敲击。统治者靠皮鞭来推行其政治。“正”是光明正大。本义:匡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政,正也。 、 《论语·有政》马注-政者,有所改更匡正。 、 《墨子·天志上》-必从上之政下。 、 清·秋瑾《致琴文书》-俚句戏呈伯母大人粲政。
【组词】
正己
2.
【庞】
(形声。从广,龙声。广(yǎn),象高屋形。本义:高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谓屋之高者也,故字从广。”-庞,高屋也。
3.
【土】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土块,下象地面。金文中空廓变填实,小篆又变为线条。本义:泥土,土壤)。
同本义。沉积于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潮湿时称泥土,地质学上称土壤。
【引证】
《说文》-土,地之吐生物者也。 、 《易·彖传》-百谷草木丽乎土。 、 《书·禹贡》-禹敷土。 、 《周礼·大司徒》-辨十有二土之名物。 、 《孟子·离娄》-君之视臣为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 《列子·汤问》-焉置土石。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不若燔土。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土膏微润。
4. 【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