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51: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51:52
惺惺惜惺惺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聪明的人珍惜聪明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才能或智慧的人之间相互欣赏、尊重和珍惜。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同类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古老,最早见于《左传》等古代文献。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其使用频率和语境可能有所变化。
在**传统文化中,惺惺惜惺惺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君子和而不同”的理念,即有才能的人应该相互尊重和欣赏,而不是相互嫉妒或排斥。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正面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和谐、尊重和理解。它鼓励人们在相互交往中保持开放和尊重的态度。
在工作中,我曾遇到两位技术专家,他们惺惺惜惺惺,经常一起探讨技术难题,这种合作精神极大地推动了项目的进展。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惺惺惜惺惺,诗人共吟风月情。”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两位智者在书房中对坐,互相交流思想;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古典音乐中和谐的旋律,象征着智慧的交流。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Great minds think alike”,虽然不完全等同,但都表达了智慧或才能相当的个体之间的相互欣赏。
惺惺惜惺惺这个成语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它不仅是一个表达相互尊重和欣赏的词汇,也是中华文化中和谐相处理念的体现。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深度和丰富性。
方信道,惺惺的自古惜惺惺。
古人有言:“~,好汉惜好汉。”量这一个泼男女……终何作用!众豪杰且请宽心。
1.
【惺】
聪明。
【引证】
明·袁宏道《靳尚祠》-骨谗犹可忏,舌惺岂不悔。
【组词】
惺惺惜惺惺
领会。
【引证】
明·冯惟敏《朝天子》-俺如今已惺,也学的寡情。
【组词】
惺悟
2.
【惺】
聪明。
【引证】
明·袁宏道《靳尚祠》-骨谗犹可忏,舌惺岂不悔。
【组词】
惺惺惜惺惺
领会。
【引证】
明·冯惟敏《朝天子》-俺如今已惺,也学的寡情。
【组词】
惺悟
3.
【惜】
(形声。从心,昔声。本义:哀痛,哀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惜,痛也。 、 《楚辞·惜誓序》-惜者,哀也。 、 汉·贾谊《论积贮疏》-为陛下惜之。 、 宋·苏洵《六国论》-惜其用武不终。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岁月为可惜。
【组词】
可惜、 痛惜、 惜伤
4.
【惺】
聪明。
【引证】
明·袁宏道《靳尚祠》-骨谗犹可忏,舌惺岂不悔。
【组词】
惺惺惜惺惺
领会。
【引证】
明·冯惟敏《朝天子》-俺如今已惺,也学的寡情。
【组词】
惺悟
5.
【惺】
聪明。
【引证】
明·袁宏道《靳尚祠》-骨谗犹可忏,舌惺岂不悔。
【组词】
惺惺惜惺惺
领会。
【引证】
明·冯惟敏《朝天子》-俺如今已惺,也学的寡情。
【组词】
惺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