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02: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02:44
卷子本:这个词通常指的是一种书籍的装订形式,即将书页卷起来而不是像现代书籍那样装订成册。在**古代,书籍多采用卷轴形式,即“卷子本”,这种形式便于保存和阅读。
“卷子本”一词源于古代**,当时书籍多以竹简或丝绸为材料,卷起来保存。随着印刷术的发展,书籍逐渐从卷轴形式转变为册页形式。
在*古代,卷子本是主要的书籍形式,反映了当时的文化和技术水平。这种形式的书卷在保存和阅读上都有其独特的方式,对后世的书籍装订和阅读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提到“卷子本”,可能会联想到古代的书香气息、历史的厚重感以及传统文化的韵味。这种联想可能会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在参观古籍展览时,我曾亲眼见到过卷子本,那种古老而精致的感觉让我对古代的书籍制作技术感到惊叹。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书香的诗时,我可以这样写:
墨香飘溢卷子本,
古韵悠长字迹深。
一卷春秋藏智慧,
千年文化传至今。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古代学者在书房中展开一卷卷子本,轻轻翻阅,周围是古朴的书架和安静的氛围。这种场景可能会伴随着古琴的悠扬旋律,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在西方,古代的书籍也有类似的形式,如古埃及的纸莎草卷轴。虽然材料和形式有所不同,但都是早期书籍的典型代表。
“卷子本”这个词不仅代表了古代书籍的一种形式,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信息。在学和研究古代文化时,了解和认识“卷子本”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的阅读和书写惯,也让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有了更深的认识。
1.
【卷】
膝盖弯曲。引申泛指弯曲。
【引证】
《说文》-卷,膝曲也。 、 《庄子·徐无鬼》。释文:“犹拘挛也。”-有卷娄者。 、 《庄子·逍遥游》-卷曲而不中规矩。 、 《左传·襄公三十年》-郑丰卷字子张。
【组词】
卷曲、 卷娄、 卷陲、 卷屈、 卷舒
诚恳。
【引证】
《汉书·贾捐之传》-敢昧死竭卷卷。
2.
【子】
构词后缀。
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组词】
胖子、 瘦子、 垫子
3.
【本】
(指事。小篆字形,从“木”,下面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指明树根之所在。本义: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茎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本,木下曰本。 、 《诗·大雅·荡》-本实先拨。 、 《左传·昭公元年》-木水之有本原。 、 《国语·晋语》-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 、 《论衡·吉验》-是岁,有禾生景天中,三本一茎九穗。 、 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组词】
水有源,木有本;本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