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14: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14:54
词汇“昏默”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昏”和“默”。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昏默”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昏默”字面意思是指昏暗无光且寂静无声的状态。基本含义可以理解为一种既没有光线也没有声音的沉寂状态,常用来形容环境或氛围。
“昏”字古汉语中指日暮或昏暗,“默”字指无声或沉默。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描述环境状态的词汇。
在**文化中,“昏默”常与夜晚、孤独或沉思的场景相关联,有时也用来形容内心的孤独或迷茫。
“昏默”给人一种沉静、神秘甚至有些压抑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孤独的夜晚或深邃的森林,带有一种深沉的情感色彩。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昏默”来形容一个安静且光线不足的房间,或者在写作时用来营造一种特定的氛围。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昏默的夜,星辰隐匿,心灵在寂静中寻觅。”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昏暗的房间,只有微弱的灯光,四周寂静无声。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低沉、缓慢的旋律,增强“昏默”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im and silent”或“gloomy and quiet”,但“昏默”作为一个汉语词汇,其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可能与英语表达有所不同。
“昏默”是一个富有情感色彩的词汇,能够很好地描述一种特定的环境状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1.
【昏】
(会意。从日,从氐(dǐ)省。“氐”是下的意思。合起来表示日已下沉。本义:黄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昏,日冥也。 、 《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虞渊,是为黄昏。 、 《诗·陈风·东门之杨》-昏以为期。 、 《楚辞·思美人》-与曛黄以为期。 、 吴均《与朱元思书》-在昼犹昏。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昏晨之往来。 、 清·袁枚《祭妹文》-风雨晨昏。
【组词】
昏旦、 昏晚、 昏黄
引申为昏暗;无光。
【引证】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天漠漠向昏黑。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过午已昏。
【组词】
昏邓、 昏邓邓、 昏曚、 昏昏
2.
【默】
(形声。从犬,黑声。本义:狗突然窜出追人)。
闭口不说话。
【引证】
《书·说命》-恭默思道。 、 《论语》-默而识之。 、 《易·系辞》-或默或语。 、 《国语·楚语》-三年默以思道。 、 《左传·昭公十五年》-我不欲战而能默。 、 白居易《移家入新宅》-默坐低双眉。
【组词】
默然不语、 默默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