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3:17: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17:30
“昏黄”是一个形容词,字面意思指的是颜色昏暗而略带黄色。它通常用来描述光线、灯光或天空的颜色,给人一种朦胧、陈旧或温暖的感觉。
“昏黄”由“昏”和“黄”两个字组成。“昏”字本义为日暮、昏暗,“黄”字则指颜色。两者结合,形成了描述特定色调的词汇。在古代文学中,“昏黄”常用来形容黄昏时的天空或灯光。
在**文化中,“昏黄”常与怀旧、回忆联系在一起,如老照片、老电影等,给人一种时光流逝的感觉。
“昏黄”给人一种温暖、怀旧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过去的时光和美好的回忆。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一家老书店里看到昏黄的灯光,那种氛围让人感到宁静和舒适。
诗歌: 昏黄的灯光下, 老书页轻轻翻动, 时光在指尖流淌。
在英语中,“昏黄”可以对应为“sepia”或“amber”,前者常用于形容老照片的色调,后者则指琥珀色,常用来形容灯光或黄昏的颜色。
“昏黄”是一个富有情感色彩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一种特定的色调,还承载了怀旧和回忆的情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昏黄”能够丰富我们的词汇选择,增强表达的细腻度和情感深度。
1.
【昏】
(会意。从日,从氐(dǐ)省。“氐”是下的意思。合起来表示日已下沉。本义:黄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昏,日冥也。 、 《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虞渊,是为黄昏。 、 《诗·陈风·东门之杨》-昏以为期。 、 《楚辞·思美人》-与曛黄以为期。 、 吴均《与朱元思书》-在昼犹昏。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昏晨之往来。 、 清·袁枚《祭妹文》-风雨晨昏。
【组词】
昏旦、 昏晚、 昏黄
引申为昏暗;无光。
【引证】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天漠漠向昏黑。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过午已昏。
【组词】
昏邓、 昏邓邓、 昏曚、 昏昏
2.
【黄】
(象形。金文象蝗虫形。当是“蝗”的本字。本义:蝗虫)。
黄色。
【引证】
《说文》-黄,地之色也。 、 《论衡·騐符》-黄为土色,位在中央。 、 《左传·昭公十二年》-黄中之色也。 、 《礼记·郊特牲》-黄者中也。 、 《易·坤》-天玄而地黄,解得黄矢。 、 《诗·邶风·绿衣》-绿衣黄里。 、 、 唐·高适《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地履其黄。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得张黄盖。
【组词】
黄烘烘、 黄干干、 黄骝、 黄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