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0:45: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0:45:04
“玉树”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有两种含义:
“玉树”一词源远流长,最早见于古代文学作品中,如《诗经》中的“玉树临风”,形容树木在风中摇曳的美丽景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丰富,不仅指实际的玉石树木,也用来比喻各种美丽的事物。
在**文化中,“玉”象征着高贵和纯洁,因此“玉树”也常被用来象征高贵和美丽的品质。在传统节日或庆典中,人们可能会用玉树装饰来增添节日气氛。
“玉树”这个词汇给人以高贵、纯洁和美丽的联想,常让人想到优雅的自然景观或高贵的装饰品。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一次旅行中看到一座公园里的玉树,其美丽和优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玉树”:
春风拂过玉树枝,
琼花点点映日辉。
人间仙境何处觅,
唯有此地最相宜。
想象一幅画面:春风中,玉树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音,这种视觉和听觉的结合,给人以宁静和美好的感受。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玉树”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如“宝石树”或“珍珠树”等,也可以传达类似的美丽和高贵的含义。
“玉树”这个词汇不仅具有美丽的字面意义,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联想。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理解和运用“玉树”这个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添语言的美感。
1.
【玉】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 、 《礼记·曲记》。疏:“玉谓佩也。”-君无故玉不去身。 、 《虞书》。郑注:“执之曰瑞,陈列曰玉。”-五玉。 、 《周礼·王府》-王齐则共食玉。 、 《书·洪范》-惟辟玉食。 、 《左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组词】
玉情儿、 玉墀、 玉阙、 玉虚、 玉树、 玉砚、 玉雕、 玉栏
2.
【树】
(形声。从木,尌(shù)声。本义:栽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植,立也。假借为尌竖字。-树,生植之总名。 、 《左传·昭公二年》-宿敢不封殖此树。 、 《国语·晋语》。注:“树木也。”-夫坚树在始。 、 周礼《中庸》。注:“谓殖草木也。”-地道敏树。 、 《周礼·大司徒》-二曰树艺。 、 《诗·鄘风·定之方中》-树之榛栗。 、 《孟子·梁惠王上》-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组词】
树事、 树杨、 十年之计,在于树木;树其树以荫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