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0:34: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0:34:42
机制(Mechanism)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机械装置的工作原理或结构,基本含义则扩展到任何系统或过程的内在工作方式或组织方式。在更广泛的语境中,机制可以指代任何事物运作的规则、方法或程序。
机制一词源自拉丁语“mechanisma”,意为“机械装置”,后来逐渐扩展到指代任何形式的组织或工作方式。在现代英语中,对应的词汇是“mechanism”,在德语中是“Mechanismus”。
在现代社会,机制常常与效率、组织和控制相关联。例如,在企业管理中,良好的机制设计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员工满意度。在政治领域,机制可能指代选举制度或政策执行方式。
机制一词可能给人以秩序、控制和效率的联想。它可能激发人们对系统性和组织性的积极评价,也可能引发对过度控制或缺乏灵活性的担忧。
在个人生活中,机制可以应用于时间管理、学习方法或工作流程的优化。例如,制定一个日常任务的执行机制可以帮助提高生活效率。
在诗歌中,机制可以被用来比喻生命的运作方式:
生命如同一台精密的钟表, 机制在无声中推动着每一秒。 齿轮咬合,时光流转, 在有序的律动中,我们追寻着意义的光芒。
机制可能让人联想到精密的机械装置、齿轮转动声或是工厂中机器的轰鸣声。视觉上,可能会想到钟表内部的齿轮系统或是复杂的机械结构图。
在不同语言中,机制的对应词汇如英语的“mechanism”、德语的“Mechanismus”都保留了其原始的机械含义,并扩展到更广泛的系统或过程的运作方式。
机制一词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涉及具体的机械或技术概念,还广泛应用于组织、管理和社会运作的各个层面。理解和灵活运用机制这一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描述和分析各种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组织方式。
1.
【机】
木名。桤木树。
【引证】
《说文》-机,机木。从木,几声。 、 《山海经·北山经》。注:“似榆,可烧,以粪稻田。”-单狐之山多机木。 、 左思《蜀都赋》-春机杨柳。
几案,小桌子。 同: 几
【引证】
《易·涣》。注:“承物者也。”-奔其机。 、 《庄子·秋水》-公子牟隐机大息,仰天而笑。 、 《左传·昭公元年》-围巾几(机)筵。
【组词】
机杖、 机案、 机筵、 机榻
2.
【制】
制、製本同一词,后来分化,“製”用于具体的制 造,“制”且于抽象的制作。(会意。小篆字形,左边是“未”,右为刀。“未”即有滋味,乐于裁制。本义:裁断;制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制,裁也。 、 《淮南子·主术》-贤主之用人也,犹巧工之制木也。 、 《诗·豳风·东山》-制彼裳衣。 、 《孟子》-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组词】
制割、 制义、 轧制;机制;仿制;自制;试制;研制、 配制;提制、 精制;中国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