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26: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26:04
揽权怙势 是一个汉语成语,由“揽权”和“怙势”两个词组成。字面意思是指掌握权力并依靠势力。基本含义是指某人或某团体通过掌握权力和利用其影响力来控制或影响他人,通常带有贬义,暗示这种行为是不正当或不道德的。
在文学作品中,揽权怙势 常用来描述那些滥用职权、利用地位压迫他人的角色。在口语中,这个词组可能用来批评那些在社会或职场中滥用权力的人。在专业领域,如政治学或社会学,这个词组可能用来分析权力结构和权力滥用的问题。
同义词:滥用职权、擅权、专权、霸道 反义词:谦让、民主、公允、公正
揽权怙势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由“揽权”和“怙势”两个词组成,分别表示掌握权力和依靠势力。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左传》等历史文献中就有类似的表达。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组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权力滥用的常用语。
在传统文化中,权力和道德是紧密相关的。揽权怙势 这个成语反映了社会对权力滥用的批判态度,强调了权力应该用于服务公众而非**。在现代社会,这个词组仍然被广泛使用,用以批评那些滥用权力的人。
揽权怙势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因为它涉及到权力滥用和不公正的行为。这种联想可能会激发人们对正义和公平的追求,以及对权力滥用的警惕。
在职场中,我曾目睹过一位上级揽权怙势,导致团队士气低落。这种情况让我深刻理解到权力滥用的危害,并促使我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加注重公平和正义。
在诗歌中,可以将 揽权怙势 融入到对权力和道德的探讨中:
揽权者,手握重器,
怙势者,心怀私欲。
权力之剑,悬于头顶,
正义之声,呼唤公平。
在视觉上,揽权怙势 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帝王坐在宝座上的形象,或者现代政治家在演讲中挥手的场景。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权力斗争的紧张音乐,或者对权力滥用的批判性讨论。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abuse of power" 或 "exploitation of influence",这些表达也强调了权力滥用的负面影响。不同文化中对权力滥用的批判态度是相似的,尽管表达方式有所不同。
揽权怙势 这个成语深刻揭示了权力滥用的负面影响,强调了权力应该用于服务公众而非***。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词组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批判权力滥用现象,促使我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加注重公平和正义。
那张汤却揽权怙势,大有顺我便生,逆我就死的气势。
1.
【揽】
(形声。从手,览声。本义:执,持)。
同本义。
【引证】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俱可手揽。
【组词】
揽跋、 揽镜、 揽持、 揽摄
2.
【权】
(形声。从木,雚(guàn)声。本义:黄花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权,黄华木也。从木,雚声。 、 《尔雅·释木》。又如:权舆(草木萌发的状态)-权,黄英。 、 《诗·秦风·权舆》-于嗟乎,不承权舆。 、 《大戴礼记·诰志》-于时冰泮发蛰,百草权舆。
3.
【怙】
(形声。从心,古声。本义:依仗,凭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怙,恃也。 、 《诗·小雅·蓼莪》-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 《左传·宣公十五年》-怙其俊才。 、 柳宗元《封建论》-怙势作威。
【组词】
怙气、 怙终、 怙势、 怙险
4.
【势】
(形声。从力,埶(yì)声。本义:权力;权势)。
同本义。
【引证】
《史记·货殖列传序》-富者得势益彰,失势则客无所之。 、 《明史·海瑞传》-有势家朱丹其门,闻瑞至,黝之。
【组词】
势家、 失势、 权势、 势子、 势利、 势任、 势利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