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05: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05:58
处心积虑 的字面意思是“用心极深,费尽心机”,通常用来形容某人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而精心策划、周密考虑,往往带有贬义色彩。
处心积虑 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处心”意为用心,“积虑”意为积累思虑。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固定为形容人用心极深、费尽心机的状态。
在**文化中,处心积虑往往与阴谋、算计等负面行为联系在一起,反映了社会对真诚、直率的价值观的推崇。
这个词给我的情感反应是负面的,它让我联想到复杂、不真诚和算计。在表达时,我会避免使用这个词来描述正面或值得赞扬的行为。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遇到过一些同事处心积虑地争夺资源和职位,这种行为让我感到不舒服,也提醒我在工作中要保持真诚和正直。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月下独酌,处心积虑的思绪,如夜风中的幽灵,悄然无声。”
视觉上,处心积虑可能让我联想到阴暗的房间、密谋的场景;听觉上,可能是低沉的对话声或窃窃私语。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scheming”或“calculating”,它们在语义上与处心积虑相似,但文化内涵可能有所不同。
处心积虑 是一个富有深度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人的行为方式,还反映了社会对真诚和直率的价值观。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个词的深层含义有助于我更准确地传达思想和情感。
何甚乎郑伯?甚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杀也。
如此者~,已非一日。
1.
【处】
处所;地方。人或物所在的地方。
【引证】
《广韵》-处,所也。 、 《国语·鲁语上》。注:“次,处也。三处,野朝市。”-五刑三次,是无隐也。 、 《史记·五帝纪》-迁徙往来无常处。 、 《史记·萧相国世家》-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迹指示兽处者人也。 、 贺知章《回乡偶书》-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 杜甫《春夜喜雨》-晓看红湿处,花重饰官城。
【组词】
住处;别处;停车处
2.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
3.
【积】
(形声。从禾,责声。从“禾”,表示与农作物有关。本义:堆积谷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禾谷之聚曰积。-积,聚也。 、 《周礼·大司徒》。注:“少曰委,多曰积。”-令野修道委积。 、 《周礼·遗人》。疏:“三十里言委,五十里言积。”-掌邦之委积。 、 《盐铁论·错币》-故人主积其食,守其用。
【组词】
积谷、 积居、 积仓
4.
【虑】
(形声。从思,虍(hū)声。本义:思虑,谋划)。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虑,谋思也。 、 《墨子·亲士》-非士无与虑国。 、 《诗·小雅·雨无止》-弗虑弗图。 、 《荀子·礼论》-礼之中焉,能思索谓之能虑。 、 《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 汉·贾谊《过秦论》-深谋远虑。 、 《战国策·燕策》-足下更虑之。
【组词】
考虑、 虑尽、 虑佚、 虑事多暗、 虑思、 虑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