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46: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46:37
期许:这个词由“期”和“许”两个字组成,“期”表示期待、期望,“许”表示允许、承诺。结合起来,“期许”意味着对某人或某事抱有期望和希望,通常包含一种正面的、向上的期待。
“期许”一词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基本含义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体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用法和含义逐渐丰富和细化,但核心的期待和希望的意义始终未变。
在**文化中,“期许”常常与家庭教育、社会期望紧密相关。家长对子女的期许往往体现了对下一代的关爱和期望,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对个人成就的普遍期待。
“期许”这个词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联想,它代表了希望和梦想,能够激发人们的动力和热情。在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中,期许往往是推动人们前进的重要力量。
在我的生活中,我常常用“期许”来鼓励自己和他人。例如,当我面临挑战时,我会对自己说:“我对你的期许是克服困难,实现目标。”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期许”:
星辰闪烁,夜空深邃, 期许如光,照亮前路。 梦想在心,希望不灭, 期许之翼,飞向远方。
“期许”可以联想到温暖的阳光、明亮的星空,以及鼓舞人心的音乐,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它代表了希望和力量。
在英语中,“期许”可以对应为“expectation”或“hope”,虽然含义相近,但“期许”更多地强调了一种正面的、具体的期待。
通过对“期许”的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和多样性。无论是在个人成长、教育还是职业发展中,“期许”都是一个充满力量和希望的词汇,它能够激励人们追求更好的自己。
1.
【期】
(形声。从月,其声。金文从日,其声。战国古文从日,丌(qí)声。日、月都有表时间的意思。本义:约会,约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会者,合也,期者,邀约之意,所以为会合也。”-期,会也。 、 《易·归妹》-归妹愆期。 、 《管子·侈靡》。注:“匝一月曰期。”-若旬虚期于月津。 、 《礼记·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 《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叔孙旦而立期焉。 、 《史记·留侯世家》-与老人期,后何也? 、 《世说新语·方正》-与友期行。
2.
【许】
(形声。从言,午声。本义:应允,许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听从其言也。-许,听也。 、 《吕氏春秋·首时》。注:“诺也。”-王子许。 、 《左传·隐公元年》-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 《武王伐纣平话》-[某]知公大贤,许我伐无道之君如何? 、 《书·金滕》-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圭。 、 《列子·汤问》-杂然相许。 、 《战国策·魏策》-其许寡人。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不可不许。 、 诸葛亮《出师表》-遂许先帝以驱驰。
【组词】
特许;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准许;默许;许认、 许肯、 许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