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10: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10:15
“入侍”一词在汉语中通常指的是进入宫廷或贵族家庭中担任侍从或仆人的职务。这个词汇在中文里带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主要用于描述古代宫廷或贵族家庭中的服务人员。
在文学作品中,“入侍”常用于描述古代宫廷生活,如《红楼梦》中描述贾宝玉入侍贾母的情景。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或古装剧中,这个词会被频繁使用来描绘古代宫廷的场景。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文学研究中,“入侍”用于详细描述古代宫廷的组织结构和人员配置。
这些同义词在描述服务或从属关系时有所重叠,但“入侍”更侧重于进入特定环境(如宫廷)担任服务职务的行为。
“入侍”一词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入”表示进入,“侍”表示侍奉或服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范围逐渐缩小,主要集中在描述古代宫廷或贵族家庭的服务人员。
在**古代社会,入侍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许多家庭因经济原因将子女送入宫廷或贵族家庭服务。这种做法不仅解决了生计问题,有时还能带来社会地位的提升。
“入侍”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宫廷的华丽与复杂,以及侍从们的忠诚与牺牲。它可能唤起一种对古代生活方式的怀旧感,同时也反映出社会阶层和权力结构的复杂性。
在现代社会,“入侍”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学*历史或研究古代文化时,了解这个词的含义和背景是非常有帮助的。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宫廷的诗时,可以使用“入侍”来描绘一个年轻侍从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
结合古代宫廷的图片或古装剧的视频,可以更好地理解“入侍”的视觉和听觉联想,如宫廷音乐和服饰。
在其他文化中,如欧洲的贵族社会,也有类似的词汇和概念,如“侍从”(page)或“仆人”(servant),它们在描述贵族家庭的服务人员时有着相似的含义。
“入侍”这个词虽然不常用于现代汉语,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对于理解古代社会结构和文化背景具有重要意义。在学*汉语和了解**文化时,掌握这样的词汇是非常有益的。
1.
【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个尖头器具,尖头器具容易进入。本义:进来,进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入,内也。 、 《诗·唐风·山有枢》-他人入室。 、 《庄子·人间世》-就不欲入。 、 《左传·文公十六年》-有蛇自泉宫出,入于国。 、 《史记·项羽本纪》-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
【组词】
入门问讳、 入对、 入览、 入迁、 入学、 入口、 入帘
2.
【侍】
(形声。从人,寺声。本义:在尊长旁边陪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侍,承也。 、 《孝经》。郑注:“卑在尊者之侧为侍也。”-曾子侍。 、 《后汉书·邳彤传》。注:“有左右曹,入侍天子。故曰侍中。”-侍中。 、 《后汉书·朱穆传》。注:“秦官也。”-中常侍。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使侍人僚租告公。 、 《汉书·文帝纪》-遂即天子位,群臣以次侍。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侧耳以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