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44: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44:16
“信重”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信任和重视。它强调的是对某人或某事的信任程度以及对其价值的认可。
在不同的语境中,“信重”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
“信重”由两个字组成,“信”字源自古代汉语,意为信任、诚实;“重”字意为重要、重视。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现代汉语中的“信重”一词,强调的是信任和重视的双重意义。
在**文化中,信任和尊重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在社会交往中,能否获得他人的信重往往关系到个人的声誉和社会地位。
“信重”这个词给人一种正面、积极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诚实、可靠和尊重,这些都是人际关系中非常重要的品质。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经因为对一位朋友的信重而帮助他度过了一个难关。这种信任和重视的关系让我们的友谊更加牢固。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信重”:
在岁月的长河里,
信重的种子悄然发芽,
在心灵的沃土上,
绽放出永不凋零的花。
想象一幅画面:两个人面对面坐着,眼神中充满了信任和尊重,这种场景可以很好地体现“信重”的视觉联想。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温暖、和谐的对话声。
在英语中,“信重”可以对应为“trust and respect”,虽然在表达上略有不同,但核心意义是相似的。
“信重”是一个富含情感和价值的词汇,它不仅在语言表达中占有重要位置,也在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通过深入学*和分析,“信重”这个词在我心中的意义更加丰富,也让我在未来的语言使用中更加注重信任和尊重的表达。
1.
【信】
(会意。从人,从言。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本义:真心诚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信,诚也。 、 《孟子》-有诸已之谓信。 、 《墨子经》-信,言合于意也。 、 《白虎通·情性》-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 、 《国语·晋语》-定身以行事谓之信。 、 《贾子道术》-期果言当谓之信。 、 《礼记·经解》-民不求其所欲而得之谓之信。 、 《诗·卫风·氓》-信誓旦旦。 、 《三国演义》-反贼无信!吾不幸误中汝奸计也! 、 《左传·庄公十年》-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信而见疑。 、 《世说新语·方正》-则是无信。
【组词】
信行、 信人
2.
【重】
(会意兼形声。金文字形,从东,从壬(tǐng),东亦声。壬,挺立。东,囊袋。人站着背囊袋,很重。《说文》:“重,厚也。”徐锴:“壬者,人在土上,故为厚也。”本义:分量大,与“轻”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重,厚也。从王,東声。王者安土不迁之意。 、 《易·系辞》。虞注:“坤为重。”-引重致远。 、 《孟子》-权然后知轻重。 、 《战国策·齐策四》-重币也。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重于九鼎。 、 唐·杜甫《春夜喜雨》-花重锦官城。
【组词】
重器、 重绢、 军令重于山;沉重、 笨重、 过重、 重负荷;重囚、 重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