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7:59: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7:59:37
“中夜”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夜晚的中间时段,即深夜时分,通常指的是从午夜到凌晨的时间段。在汉语中,它强调的是夜晚的深度和静谧。
在文学作品中,“中夜”常常用来营造一种神秘、寂静或沉思的氛围。例如,在古典诗词中,诗人可能会用“中夜”来描述一个人在深夜独自思考或感受自然的情景。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那么常用,但在描述特定情境时,如讨论夜班工作或深夜活动时,仍会使用。
“中夜”这个词汇在古代汉语中就已经存在,其词源直接来源于对夜晚时间段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使用逐渐固定在文学和正式的语境中,但在日常口语中的使用频率有所下降。
在**文化中,夜晚常常被赋予深沉、内省的象征意义。因此,“中夜”在文学和艺术作品中常常用来表达孤独、思考或超脱世俗的情感。
“中夜”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宁静和深邃。它让我联想到星空、寂静的街道和内心的反思。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次深夜的散步中体验到“中夜”的氛围,那是一种与白天完全不同的宁静和清晰。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中夜”:
中夜的星辰,静静地闪烁,
在无人的街道上,我独自徘徊,
思绪如夜风,轻轻地吹拂。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幅描绘深夜星空和寂静街道的画面。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深夜的钟声或远处狗的吠叫。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midnight”,它在西方文化中也有类似的象征意义,常用来描述神秘或超自然的情境。
“中夜”这个词汇在汉语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联想,它在文学和艺术创作中是一个有力的表达工具。通过学*和使用这个词汇,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汉语的细腻和深邃。
1.
【中】
正对上;射中,正着目标。
【引证】
《考工记·桃氏》。司农注:“谓穿之也。”-中其茎。 、 《荀子·彊国》。注:“击也。”-敌中则夺。 、 欧阳修《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中而轻发。 、 《聊斋志异·促织》-幸啄不中。
【组词】
中靶;猜中了;命中、 看中、 中雀、 中钩、 中的、 中鹄
受到;遭到。
【引证】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欲中守法。 、 《说岳全传》-前番我王兄误中你的诡计,在青龙山上,被你伤了十万大兵。
【组词】
中霜、 中酒、 中暍、 中疾、 中恶、 中暑;中弹;中埋伏;中煤气
2.
【夜】
(形声。金文字形。从月,亦声。本义:从天黑到天亮的时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夜,舍也。天下休舍也。 、 《广雅》-夜,暮也。 、 《周礼·鸡人》。注:“夜,夜漏未尽,鸡鸣时也。”-夜呼旦。 、 《左传·庄公七年》。疏;“夜者自昏至旦之总名。”-辛卯夜,恒星不见。 、 《周髀算经》-夜者阴。 、 《诗·卫风·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 《乐府诗集·木兰诗》-昨夜见军帖。 、 《世说新语·自新》-三日三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