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12: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12:04
环佩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挂在腰间或衣服上的装饰品,通常由玉石或其他贵重材料制成,形状为环状或佩饰状。在古代,环佩不仅是装饰品,也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环佩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环”指的是环状物,“佩”则是指佩戴在身上的装饰品。随着时间的推移,环佩的材质和工艺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其基本含义和象征意义保持不变。
在古代**,环佩是贵族和士大夫阶层的专属装饰品,象征着身份和地位。在礼仪场合,环佩的使用也有严格的规定,不同等级的贵族佩戴的环佩在材质和数量上都有所区别。
环佩给人一种古典、优雅和高贵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宫廷生活和文人雅士的风范,同时也唤起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怀念。
在参观博物馆时,我曾见过一些古代的环佩展品,它们精美的工艺和历史背景让我对古代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宫廷的诗歌时,我可以这样使用环佩:
环佩叮当响,宫墙深几许。
玉阶生白露,夜长梦难续。
环佩的视觉联想是精美的玉石和金属工艺,而听觉联想则是行走时环佩发出的清脆声响,这些联想共同营造出一种古典而优雅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装饰品也有出现,如欧洲的贵族佩剑和勋章,虽然形式和用途不同,但都承载着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意义。
环佩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也激发了人们对古典美和传统文化的向往。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强语言的丰富性和深度。
1.
【环】
(形声。从玉,瞏huán声。本义:圆形而中间有孔的玉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环,璧也。 、 《尔雅·释器》。李注:“其孔及边肉大小适等。”-肉好若一谓之不。 、 《礼记·经解》-行步则有环珮之声。 、 《礼记·玉藻》-孔子佩象环五寸。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闻水声,如鸣佩环。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腰白玉之环。
【组词】
环佩、 环玦、 环琨、 环塡
2.
【佩】
(会意。从人凡巾。本义:系在衣带上的装饰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佩,大带佩也。 、 《诗·郑风·子衿》-青青子佩。 、 《周礼·王府》。注:“王之所带者。”-共王之服玉佩玉。 、 《楚辞·湘君》-遗余佩兮澧浦。
【组词】
佩玖、 佩玦、 佩珂、 佩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