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45: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45:43
天漏 这个词汇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成语或常用词汇,它的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天空漏了”。这个表达通常用于比喻或夸张的语境中,形容某种极端或异常的情况,比如大量的雨水倾泻而下,仿佛天空破了一个洞。
在文学作品中,天漏 可能被用来形容暴雨如注的场景,增强描述的戏剧性和视觉效果。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方言或特定社群中可能会有所使用。在专业领域,如气象学中,可能不会直接使用这个词汇,而是用更精确的科学术语来描述天气现象。
天漏 这个词汇的词源并不明确,它可能来源于民间的比喻说法,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文学作品采用,形成了特定的文化内涵。
在**传统文化中,天漏可能与某些神话故事或民间传说有关,比如关于大禹治水的故事中,可能会有天漏的比喻。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更多地被用于文学创作或日常口语中,用以形容极端的天气或生活中的困境。
天漏 这个词汇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因为它暗示了一种无法控制的自然灾害或生活中的困难。它可能让人联想到无助、混乱和灾难。
在个人的生活中,天漏 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些特别糟糕的日子或经历,比如连续不断的坏消息或生活中的重大挫折。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天漏 来增强意境:
夜幕低垂,星辰隐匿, 天漏了,雨如泪滴。 心事重重,随风飘散, 在这无尽的夜幕里。
天漏 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暴雨的声音和景象,如雷鸣、闪电和倾泻的雨水,这些都可以通过视觉艺术和音乐来表达。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天漏 这个词汇的表达,但类似的比喻用法在各种文化中都有存在,比如英语中的 "It's raining cats and dogs"(下着倾盆大雨)。
天漏 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种生动的比喻方式来描述极端的天气或生活中的困难。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和富有表现力。
1.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2.
【漏】
(形声。从水,屚(lòu)声。本义:漏壶的简称。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
同本义。
【引证】
《马稚暨妻张氏墓志》-漏尽钟鸣,箭驰风追。 、 《说文》。按:这就是铜壶滴漏的“漏”。-漏,以铜受水,刻节。 、 《文选·左思·魏都赋》-晷漏肃唱。 、 《华严经音义下引文字集略》-漏刻,谓以筒受水,刻节,昼夜百刻也。
【组词】
漏下、 漏永更长、 漏尽钟鸣、 漏夜、 漏板、 漏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