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0:38: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0:38:28
拉力:该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一种力量或力矩,通常用于描述物体之间的牵引力或拉扯力。在物理学中,拉力是指作用在物体上使其沿某一方向移动的力。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拉力可以比喻性地描述人物之间的情感牵引或冲突。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拉力常用来描述实际的物理力量,如“绳子承受的拉力很大”。 专业领域:在工程学、物理学和汽车**等领域,拉力有特定的技术含义,如“拉力赛”是指一种赛车比赛,参赛车辆需要在各种路况下展示其牵引力和操控能力。
同义词:牵引力、张力、拉扯力 反义词:推力、压力
词源:拉力一词源自拉丁语“trahere”,意为“拖拉”。 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拉力从最初的物理学概念扩展到了更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工程学、体育竞赛等。
在汽车文化中,拉力赛是一种受欢迎的赛事,它不仅考验车辆的性能,也考验车手的技能和团队的协作。
拉力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紧张刺激的赛车场景,或是团队合作中的紧密配合。它传递出一种力量和挑战的感觉。
在日常生活中,拉力可以用来描述任何需要力量去克服的挑战,比如工作中的压力或个人目标的追求。
在诗歌中,可以将拉力比喻为爱情的牵引:“我们的爱情,如同拉力赛中的赛车,虽有颠簸,却始终向前。”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辆赛车在泥泞的道路上奋力前行的场景;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节奏感强的音乐,让人联想到拉力赛中的紧张氛围。
在不同语言中,拉力的表达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概念——牵引和拉扯——是普遍存在的。
拉力作为一个词汇,不仅在物理学中有其基础定义,在日常生活和文化表达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帮助我们理解和描述力量、挑战和牵引,是语言学*和表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 【拉】
2.
【力】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耒形,有柄有尖,用以翻地。用耒表示执耒耕作需要花费力气。“力”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体力,力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筋下曰:肉之力也。二篆为转注。筋者其体,力者其用也。-力,筋也。像人筋之形。 、 《礼记·礼运》。注:“筋骸强者也。”-其行之以货力。 、 《汉书·食货志》。注:“谓勤作之也。”-力农数耘。 、 《诗·邶风》-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 、 《孟子·梁惠王上》-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
【组词】
四肢无力、 力人、 力尽神危、 力软筋麻、 力屈、 力尽、 力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