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16: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16:34
词汇“咸皆”是一个古汉语词汇,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但在古典文学和文言文中可以见到。下面我将从几个角度对“咸皆”进行分析:
“咸皆”字面意思是“全部”、“都”,表示无一例外,所有人或事物都包括在内。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如《诗经》、《左传》等,可以看到“咸皆”的使用。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汇已经很少使用,通常被“都”、“全部”等词汇替代。
“咸”字在古汉语中有“全部”、“都”的意思,“皆”也有“全部”的意思,两者结合形成“咸皆”,强调无一例外的全部。随着语言的发展,现代汉语中更倾向于使用单音节的“都”或“全部”。
在古代,使用“咸皆”这样的词汇体现了文言文的严谨和正式,而在现代社会,这种词汇的使用场合较少,更多出现在学术研究或古典文学的解读中。
“咸皆”给人一种庄重、正式的感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礼仪和规范。
在现代生活中,如果需要在正式场合或文学创作中表达“全部”、“都”的意思,可以考虑使用“咸皆”,以增加语言的古典韵味。
在创作一首古风诗歌时,可以使用“咸皆”来营造一种古朴的氛围:
春风拂面咸皆暖,
柳絮飘飘皆似雪。
由于“咸皆”是一个较为抽象的词汇,视觉上可能联想到古代的文书或卷轴,听觉上可能联想到古代的吟诵声。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咸皆”的词汇,但表达“全部”、“都”的意思的词汇是普遍存在的。
“咸皆”作为一个古汉语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不高,但它体现了汉语的丰富性和历史深度。在特定的语境和创作中,适当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语言的韵味和表现力。
1.
【咸】
(会意。据甲骨文。从戌(xū),从口。戌是长柄大斧,“口”指人头。合起来表示大斧砍人头。本义:杀)。
同本义。
【引证】
《书·君奭》-咸刘厥敌。
2.
【皆】
(会意。从比,从白。从“比”,有“并”的意思。本义:都,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皆,俱词也。 、 、 《左传·哀公十一年》-皆死皆殡。 、 《书·汤誓》-予及汝皆亡。 、 《战国策·齐策》-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 《左传·隐公元年》-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 、 《战国策·齐策》-皆以美于徐公。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皆自于人欤。 、 宋·苏轼《石钟山记》-所在皆是。 、 清·全祖望《梅花岭记》-皆托忠烈之名。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环村居者皆猎户。 、
【组词】
皆悉、 皆既、 这件事情人人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