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54: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54:11
创造性(Creativity)指的是产生新颖且有价值的想法、方法或产品的能力。它涉及到创新思维,能够超越传统界限,提出独特的解决方案。
创造性一词源自拉丁语“creare”,意为“创造”。随着时间的推移,该词汇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中逐渐演变为强调创新和独特性的概念。
在现代社会,创造性被视为一种重要的个人和组织能力。它不仅在艺术和设计领域受到推崇,在商业、教育和技术创新中也扮演着关键角色。
创造性常常与积极、乐观的情感联系在一起,它激发人们对未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联想可能包括艺术家在画布上的挥洒、科学家在实验室中的实验,或是孩子们在游戏中的想象。
在我的工作中,创造性帮助我设计出独特的营销策略,吸引客户并提升品牌形象。在生活中,我也尝试通过创造性的烹饪方法,为家人带来新鲜感。
诗歌: 在寂静的画室里, 创造性如晨曦初现, 笔触跳跃,色彩斑斓, 绘出心中无限天。
故事: 在一个遥远的星球上,居住着一群拥有无限创造性的生物。他们用想象力构建城市,用梦想编织星辰,每一天都是新的开始。
视觉:想象一幅画,画面中有一位艺术家在创作,周围是五彩斑斓的颜料和未完成的画作,这幅画本身就是创造性的体现。
听觉:一首即兴的爵士乐曲,音乐家们随性演奏,每个音符都充满了创造性,让人感受到音乐的无限可能。
在不同文化中,创造性的表达和重视程度各不相同。例如,西方文化往往更加强调个人创造性的发挥,而东方文化可能更注重集体智慧和传统的传承。
创造性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的重要动力。它不仅体现在艺术和科学领域,也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理解和培养创造性,对于提升个人能力和应对未来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1.
【创】
始造。
【引证】
《广雅》-创,始也。 、 《国语·周语》。注:“造也。”-以创制天下。 、 《孟子》-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 、 顾炎武《复庵记》-华下之人或助之材,以创是庵而居之。 、 诸葛亮《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组词】
首创;草创;创行、 创垂、 创基、 暂创一室;创造、 创建
惩治。
【引证】
《书·益稷》。传:“惩也。”-矛创若时。 、 《汉书·冯奉世传》。注:“谓惩惧也。”-羌虏破散创艾。
【组词】
创惩
2.
【造】
(形声。从辵(chuò),告声。本义:到;往某地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造,就也。 、 《书·盘庚》-咸造勿亵在王庭。 、 《周礼·司门》-凡四方之宾 客造焉。 、 《仪礼·士丧礼》-造于西阶下。 、 《战国策·宋策》-而造大国之城下。 、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造饮辄尽。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明日造朝。 、 宋·沈括《梦溪笔谈》-造玉清宫。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造左公第。 、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
【组词】
造劫历世、 造历幻缘、 造适、 造胜、 造门
3.
【性】
(形声。从心,生声。本义:人的本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性,人之阳气性善者也。 、 《广雅》-性,质也。 、 《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 、 、 《荀子·性恶篇》-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 、 《白虎通》-五性者何?仁义礼智信也。 、 《论语·阳货》-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 《荀子·正名篇》-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
【组词】
性根、 性行、 性气、 个性、 禀性、 性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