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8:47: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8:47:34
“擒生”这个词汇在中文里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现代汉语词汇。从字面上理解,“擒”意味着捕捉或抓住,“生”可以指生命或生物。因此,“擒生”可以理解为捕捉生物或生命的意思。
由于“擒生”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很少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可能会有使用到这个词的情况,尤其是在描述军事行动或狩猎活动时。
由于“擒生”不常用,以下是一些假设性的例句:
“擒生”的词源可能来自于古代汉语,其中“擒”源自“擒拿”,意为捕捉;“生”则源自“生命”或“生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可能在日常语言中逐渐被更常用的词汇所替代。
在古代**,尤其是在军事和狩猎文化中,“擒生”可能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强调在不造成伤害的情况下捕捉对手或猎物。这种做法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战争或狩猎技巧的重视。
“擒生”这个词可能给人一种技巧性和策略性的感觉,它暗示了一种在不造成不必要伤害的情况下达成目标的能力。
由于“擒生”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没有直接遇到与这个词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在月光下,猎人的箭
轻巧地擒生,不伤一丝羽毛。
由于“擒生”涉及捕捉生物,可以联想到安静的森林中,猎人悄悄接近猎物的画面,以及猎物被捕捉时的轻微声响。
在英语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翻译为“capture alive”或“take alive”,这体现了不同语言在表达类似概念时的差异。
“擒生”这个词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古代文化中对生命尊重和技巧的重视。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些不太常见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量,增强语言的表达能力。
1.
【擒】
(形声。从手,禽声。本义:捕捉。古籍本作“禽”)。
同本义。
【引证】
杜甫《前出塞》诗之六-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组词】
擒捕、 擒捉、 擒讨
2.
【生】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 、 《广雅》-生,出也。 、 《广韵》-生,生长也。 、 刘巘《易义》-自无出有曰生。 、 《易·系辞》-天地之大德曰生。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生好物也。 、 《荀子·王制》-草木有生而无知。 、 《诗·唐风·有杕之杜》-生于道左。 、 《诗·小雅·信南山》-生我百谷。 、 徐光启《甘薯疏序》-种之,生且蕃。 、 清·姚鼐《登泰山记》-多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组词】
生盛、 生化、 生骨、 生落、 生遂、 生荣、 生处、 生肌、 生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