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53: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53:39
词汇“忠劲”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其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出发。
“忠劲”由两个字组成:“忠”意味着忠诚、忠实,而“劲”通常指力量、精力或劲头。结合起来,“忠劲”可以理解为忠诚的力量或忠诚的劲头,即一个人在忠诚于某人或某事时所展现出的坚定和力量。
由于“忠劲”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可能在一些古代文献或特定的文学作品中出现,用以描述一个人对君主、国家或信仰的忠诚和坚定。
“忠劲”的词源较为模糊,它可能是由“忠”和“劲”两个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的新词,用于特定语境中表达忠诚和力量的结合。
在**传统文化中,忠诚是一种重要的美德,尤其是在封建社会中,臣子对君主的忠诚被视为至高无上的品质。因此,“忠劲”可能在描述这种忠诚时被使用。
“忠劲”给人一种坚定不移、勇往直前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那些为了信仰或理想而不懈奋斗的人。
由于“忠劲”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很少遇到与它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忠劲”来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坚定忠诚:
忠诚如山,劲如江海,
忠劲之心,永不言败。
“忠劲”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战士的英勇形象,或是忠诚的犬类动物,这些形象可以通过视觉艺术或电影来表现。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忠劲”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可以通过组合其他词汇来实现,例如英语中的“loyal strength”或“faithful vigor”。
“忠劲”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体现了忠诚和力量的结合,是理解*传统文化中忠诚美德的一个窗口。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我们的词汇量和文化知识。
1.
【忠】
(形声。从心,中声。本义:忠诚无私,尽心竭力)。
同本义。
【引证】
《墨子·公输》-不可谓忠。 、 《左传·庄公十年》-忠之属也。(忠,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 诸葛亮《出师表》-为忠善者。
2.
【劲】
(形声。从力,巠声。本义:强劲有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劲,彊也。 、 《字林》-劲,强也。 、 《礼记·乐记》-廉直劲正庄诚之音作。 、 《战国策·宋策》-夫梁兵劲而权重。 、 《列子·说符》-孔子之劲。 、 《淮南子·说林》-弓先调而后求劲。 、 汉·贾谊《新书·过秦论上》-良将劲弩守要塞。 、 《战国策》-天下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风力虽尚劲。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此劲敌也。
【组词】
刚劲;劲弩、 劲酒、 劲节、 劲武、 劲猛、 劲兵、 劲卒、 劲勇、 劲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