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4:05: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4:05:06
厅堂:指较大的房间,通常用于接待客人或举行家庭聚会,是家庭中的主要活动空间。在中文中,“厅”指的是较大的房间,“堂”则有正厅、大堂的含义,两者结合强调了空间的宽敞和正式。
“厅堂”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厅”最早见于《说文解字》,原意为官署中的办公场所;“堂”则有聚会、祭祀的含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使用,逐渐演变为指代家庭中的主要活动空间。
在**传统文化中,厅堂不仅是家庭生活的中心,也是展示家族文化和礼仪的场所。厅堂的布置和装饰往往反映了主人的品味和社会地位。
厅堂常让人联想到温馨、庄重和传统。它不仅是家庭成员聚集的地方,也是传承家族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空间。
在我的家庭中,厅堂是节日和重要日子里家人团聚的地方,墙上挂着家族的照片,每次走进厅堂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历史的沉淀。
在诗歌中,厅堂可以被描绘为时间的见证者:
厅堂静默,岁月如歌, 家族的记忆,墙上轻轻诉说。
想象一幅画面:厅堂内,古朴的家具,柔和的灯光,家人围坐,低语笑谈,背景音乐是悠扬的古筝曲,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宁静和和谐。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living room”或“parlor”,虽然功能相似,但在装饰风格和文化意义上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厅堂”这一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丰富的内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和理解这类词汇,能够更好地传达文化和情感的深度。
1.
【厅】
(形声。从广(yǎn),聽(tīng)声。厅是后起字,大约产生于唐代。古作“聽”。魏晋以来加“广”。本义:堂屋)。
同本义。
【引证】
《广韵》-厅,厅屋。 、 《洛阳名园记》-凉榭锦厅,其下可坐数百人。
2.
【堂】
(形声。从土,尚声。“尚”有“高”义。本义:殿堂。高于一般房屋,用于祭献神灵、祈求丰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古曰堂,汉以后曰殿。古上下皆称堂,汉上下皆称殿。至唐以后,人臣无有称殿者矣。”-堂,殿也。 、 《说文古本考》-殿,堂之高大者也。 、 《书·顾命》-立于西堂。 、 礼记·檀弓》。注:“堂形四方而高。”-吾见封之若堂者矣。 、 《孟子·梁惠王上》-王坐于堂上。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燕坐于华堂之上。 、 明·刘基《卖柑者言》-观其坐高堂。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华堂旅会。
【组词】
堂上、 堂下、 堂宇、 堂事、 堂阶、 堂阁、 堂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