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02: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02:09
词汇“[夭秀]”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
“夭秀”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早逝的美丽。其中,“夭”指的是早逝或未成年而死,“秀”则通常指美丽、优秀。因此,“夭秀”可以理解为形容一个人虽然美丽或才华横溢,但不幸早逝。
由于“夭秀”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作品中可能偶尔出现,用以表达对早逝美丽人物的哀悼或惋惜。在口语或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几乎不会被使用。
“夭秀”的词源较为简单,由“夭”和“秀”两个字组成,没有复杂的演变历史。在古代文学中,可能偶尔用来形容早逝的美人或才子。
在**传统文化中,对早逝的美丽或才华横溢的人物常常抱有深深的惋惜之情,因此“夭秀”这个词可能在某些文学作品中用来表达这种情感。
“夭秀”这个词带有一种悲剧色彩,让人联想到美丽或才华的过早消逝,引发人们的同情和哀思。
由于“夭秀”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机会使用它。它更多出现在文学创作或特定的文化讨论中。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夭秀”来表达对某人早逝的哀悼,如:“春风拂过,夭秀的花儿,未及盛开便已凋零。”
“夭秀”可能让人联想到一幅描绘年轻美丽女子早逝的画作,或是悲伤的音乐旋律,传达出一种哀伤和遗憾的情感。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夭秀”的词汇,但类似的情感和概念可以通过不同的词汇表达,如英语中的“premature death of a beautiful person”。
“夭秀”这个词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情感内涵。了解和学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我们对语言多样性和文化深度的认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虽然我们可能不会频繁使用“夭秀”,但了解其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汉语的丰富性。
1.
【夭】
(象形。小篆字形,象头部屈曲的样子。本义:屈,摧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从大而屈其首,指事,申者,腰之直,夭者头之曲。-夭,屈也。 、 《论语》-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 《管子·禁藏》-毋伐木,毋夭英,毋附竿。
【组词】
夭英
短命,早死。未成年而死。
【引证】
《释名》-少壮而死曰夭。 、 《礼记·王制》-不殀夭。 、 《孟子·尽心上》-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 、 《庄子·齐物论》-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夭其稚枝。 、
【组词】
夭札、 夭死、 夭厉
2.
【秀】
(会意。石鼓文,上为“禾”,下象禾穗摇曳。本义:谷物抽穗扬花)。
同本义。
【引证】
《尔雅》-荣而实者谓之秀。 、 《广雅》-秀,出也。 、 《诗·大雅·生民》-实发实秀,实坚实好。
【组词】
秀发、 秀穗、 秀而不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