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01: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01:38
旁骛(páng wù)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旁枝末节的事物”或“不重要的关注点”。它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处理主要事务时,分心或关注了不重要的事情,从而分散了注意力或影响了效率。
在文学作品中,旁骛可能用来批评某人缺乏专注力,或者在描述一个人物时强调其不切实际的幻想。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用来提醒某人不要被琐事分心,专注于更重要的事情。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心理学,旁骛可能被用来分析工作效率和注意力管理。
同义词中,“分心”强调注意力的分散,“杂念”指内心的无关思绪,“琐事”则指不重要的小事。反义词则强调集中和专注。
旁骛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旁”指旁边,“骛”原指马奔跑,引申为追求或关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固定为指不重要的关注点。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专心致志”和“一心一意”,因此旁骛**往往带有负面含义,被视为效率低下或不成熟的表现。
旁骛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混乱、无序和效率低下的场景。它可能引起一种轻微的焦虑感,因为它暗示了一种未能有效管理时间和注意力的状态。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提醒自己不要旁骛,特别是在工作和学*时,确保我的注意力集中在最重要的任务上。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心若旁骛,梦难成真, 专注一心,方能致远。”
旁骛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杂乱无章的办公室,或者一个在嘈杂环境中努力工作的人。视觉上,可能是散乱的文件和杂乱的桌面;听觉上,可能是背景中的嘈杂声和人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distraction”或“digression”,它们也指分心或偏离主题的情况。
旁骛是一个强调专注和效率的词汇,它在提醒我们避免不必要的分心和杂念方面非常有用。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可以帮助我们在学*和工作中保持高效和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