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43: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43:23
“咸丝丝”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用来形容食物或液体有轻微的咸味。字面意思是指咸味很轻微,几乎像丝线一样细小。
在文学作品中,“咸丝丝”可能用来形容海风、泪水或某些食物的味道,营造一种细腻的感官体验。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这个词来形容食物的咸度适中,不至于过咸。在专业领域,如烹饪或食品科学,这个词可能用来精确描述某种食材或调味品的咸度。
“咸丝丝”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咸”和“丝丝”组成。在汉语中,“咸”指盐的味道,“丝丝”则形容细微、轻微。这个词汇的演变主要体现在其使用频率和语境的扩展上。
在文化中,食物的咸度是一个重要的调味标准。“咸丝丝”这个词汇反映了人对食物味道的细腻追求和对生活品质的讲究。
“咸丝丝”这个词给人一种温和、细腻的情感体验。它让人联想到海边、家庭烹饪和温馨的氛围。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用“咸丝丝”来形容那些咸度适中的食物,比如妈妈做的家常菜,总是恰到好处,咸丝丝的,让人回味无穷。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海风轻拂,咸丝丝的气息,如同母亲的拥抱,温暖而熟悉。”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宁静的海滩,海风中带着咸丝丝的味道。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轻柔的海浪声,让人在听觉上感受到咸丝丝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lightly salty”或“a hint of saltiness”,但“咸丝丝”这个词汇更具有形象性和细腻感。
“咸丝丝”这个词汇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形象且富有情感色彩的表达。它不仅描述了食物的味道,还蕴含了对生活细节的品味和情感的寄托。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词汇帮助我更准确地传达细微的感官体验和情感状态。
1.
【咸】
(会意。据甲骨文。从戌(xū),从口。戌是长柄大斧,“口”指人头。合起来表示大斧砍人头。本义:杀)。
同本义。
【引证】
《书·君奭》-咸刘厥敌。
2.
【丝】
(会意。从二糸。糸(mì),细丝。本义:蚕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凡蚕者为丝、麻者为缕。”-丝,蚕所吐也。 、 《诗·召南·羔羊》-素丝五总。 、 《礼记·乐记》-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谓弦也。” 、 《史记·货殖列传序》-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 、 《后汉书·列女传》-此织生于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 、 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聂夷中《咏田家》-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 唐·白居易《重赋》-缯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
【组词】
丝棉;丝网;丝缰、 丝人、 丝布、 丝妇、 丝子、 丝行、 丝庄
3.
【丝】
(会意。从二糸。糸(mì),细丝。本义:蚕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凡蚕者为丝、麻者为缕。”-丝,蚕所吐也。 、 《诗·召南·羔羊》-素丝五总。 、 《礼记·乐记》-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谓弦也。” 、 《史记·货殖列传序》-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 、 《后汉书·列女传》-此织生于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 、 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聂夷中《咏田家》-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 唐·白居易《重赋》-缯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
【组词】
丝棉;丝网;丝缰、 丝人、 丝布、 丝妇、 丝子、 丝行、 丝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