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2:48: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2:48:47
“导路”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引导或指引道路。基本含义是帮助他人找到正确的路径或方向,通常用于描述为他人提供方向指引的行为。
在不同的语境中,“导路”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导路”这个词汇在中文中是一个复合词,由“导”和“路”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导”有引导、带领的意思,“路”则是指道路。随着语言的发展,“导路”逐渐成为一个常用的词汇,用于描述指引方向的行为。
在**文化中,“导路”常常与乐于助人、热情好客的美德联系在一起。在社会交往中,为他人导路被视为一种友好的行为,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助精神。
“导路”这个词汇给我带来一种温暖和安全感,因为它代表了帮助和关怀。在陌生的环境中,有人导路让我感到不再孤单和迷茫。
在我的一次旅行中,我在一个小镇上迷路了,一位热心的居民主动为我导路,带我找到了我想要去的景点。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导路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导路”:
在人生的迷雾中,
你是那束明亮的光,
导路我穿越黑暗,
找到希望的方向。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迷路的旅人在夜晚的森林中,突然看到远处有一盏灯,那是一位好心人在为他导路。这样的场景可以激发视觉上的安全感和希望。
在英语中,“导路”可以对应为“guide”或“direct”。在不同的文化中,导路的行为都受到重视,体现了人类共同的互助和友善的价值观。
通过对“导路”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认识到它在语言中的多重含义和丰富的应用场景。无论是在实际生活中还是在文学创作中,“导路”都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词汇,它不仅指引方向,也象征着引导和帮助。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导路”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沟通的效果。
1.
【导】
(形声。从寸,道声。“寸”与“手”意思相近。本义:以手牵引,引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导,引也。 、 《素问》。注:“谓摇筋骨动支节。”-其治宜导引按轎。 、 《续汉书·百官志》。注:“择也。”-导官令本。 、 《后汉书·邓后纪》。注:“主导择米以供祭祀。”-导官。 、 《汉书·司马相如传》。郑氏曰:“导,择也。”-导一茎六穗于庖。 、 明·马中锡《中山狼传》-虞人导前,鹰犬罗后。
【组词】
导子、 导从、 导仗
2.
【路】
(形声。从足,各声。本义:道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路,道也。 、 《尔雅》-路,途也。 、 《周礼·地官》。注:“途容乘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户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 、 屈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诗·郑风·遵大路》-遵彼大路兮。 、 《易·说卦》-艮为径路。 、 陶潜《桃花源记》-遂迷,不复得路。
【组词】
路奠、 路赆、 路引、 路歧、 路次、 路村、 路票、 路货、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