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08: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08:34
失算:指计划、计算或估计错误,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
失算一词由“失”和“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算”指的是计算或计划,而“失”表示失去或失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演变为表示计划或估计的错误。
在现代社会,失算常常与风险管理、决策失误等概念相关联。在商业和金融领域,失算可能导致严重的经济后果,因此在这些领域中,风险评估和决策制定尤为重要。
失算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失望和挫败的情感。它可能让人联想到计划失败、希望破灭的情景,从而引发一种无奈和反思的情绪。
在个人生活中,失算可能发生在各种情境中,比如在工作中的一次重要会议未能达到预期效果,或者在个人关系中的一场误会。这些经历都可能让人深刻体会到失算的滋味。
在诗歌中,可以将“失算”融入到描述人生起伏的诗句中:
人生如棋局,步步皆算计, 偶有失算时,方知天意难。
视觉联想:失算可能让人联想到一张错综复杂的计划图表,其中某些部分被标记为错误或失败。 听觉联想:失算可能让人联想到一声叹息或失望的低语,表达出计划失败的无奈。
在英语中,与“失算”对应的词汇可能是“miscalculate”或“miscalculation”,它们在语义上与“失算”相似,但可能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不同的使用频率和情感色彩。
失算这个词在语言中具有重要的表达功能,它不仅描述了计划或估计的错误,还反映了人们在面对失败时的情感和反思。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失算”这个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和经历。
1.
【失】
(形声。从手,乙声。表示从手中丢失。小篆字形。本义:失掉;丢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在手而逸去为失。”-失,纵也。 、 《易·晋》-失得勿恤。 、 《礼记·礼运》。注:“犹去也。”-故人情不失。 、 《礼记·表记》。注:“失其容止之节也。”-君子不失足于人。 、 《周礼·师氏》。注:“失,失礼者也。”-掌国中失之事。 、 魏泰《东轩笔录》-塞翁失马,今未足悲。 、 《孟子·公孙丑下》-失道者寡助。 、 《资治通鉴》-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 《孟子·告子上》-此之谓失其本心。
【组词】
失状、 失脱、 失国、 失鉴、 失瞻、 失翁马、 失民、 失本、 失正、 失名、 失合、 失偶、 失鹿、 失道、 失众、 失柄
2.
【算】
(会意。从竹,从具。“竹”跟算筹有关,“具”表示齐备。本义:计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算,数也。 、 《仪礼·乡饮酒礼》-无算爵。 、 《仪礼·丧服记》-亲则月算如邦人。 、 《仪礼·士丧礼》-明衣不在算。 、 《礼记·檀弓下》-有算为之节文也。 、 《论语·子路》-何足算也? 、 《儒林外史》-只恐把铁棍子打完了,也算不到这笔帐上来。
【组词】
算还、 算尽镏铢、 算来、 算刻、 算定、 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