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18: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18:50
词汇“琼笥”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其基本定义和语境分析如下:
“琼笥”一词由两个字组成:“琼”通常指美玉或形容美好、珍贵的事物;“笥”则是古代用来盛放衣物或书籍的方形竹器。因此,“琼笥”字面意思是指用美玉装饰的竹箱,常用来比喻珍贵的书籍或文献。
在文学作品中,“琼笥”常用来形容藏书丰富、珍贵,如“藏书如琼笥”。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几乎不使用,因为它过于文雅和生僻。在专业领域,如古籍研究或文物保护中,可能会提及“琼笥”来描述古代的珍贵文献保存方式。
“琼笥”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使用频率较低,主要出现在文言文或古风文学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逐渐减少,现代汉语中很少见到。
在**传统文化中,书籍被视为知识的载体,非常珍贵。因此,用“琼笥”来形容书籍,体现了对知识的尊重和对文化的传承。
提到“琼笥”,可能会联想到古代文人的书房,充满了书香和历史的沉淀,给人一种宁静和深邃的感觉。
在现代生活中,“琼笥”这个词汇很少直接使用,但在描述古风或传统文化相关的场景时,可以用来增添文雅和古典的氛围。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书房的诗时,可以写道:“琼笥藏书久,墨香透古帘。”
想象一幅画面:一间古朴的书房,窗边摆放着一个精致的琼笥,里面整齐地摆放着古籍,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书页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古雅的氛围。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琼笥”的词汇,但可以用类似的比喻来形容珍贵的书籍或文献。
“琼笥”是一个充满文化内涵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不多,但它体现了对知识和文化的尊重。在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语言的层次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