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12: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12:28
词汇“[尪残]”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似乎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我将基于假设和可能的含义来进行分析。
假设“尪残”是一个形容词,可能的意思是“残缺不全的”或“破损的”。
由于“尪残”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无从考证。
在某些文化中,尪残可能与历史的沧桑感或时间的痕迹相联系,被赋予一种独特的美感或价值。
这个词可能会引起一种对过去或历史的怀念,或是对事物不完美之美的欣赏。
由于词汇不常见,个人应用可能较少,但如果遇到需要描述某物破损状态的情况,可以使用这个词来增加表达的深度。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尪残”来描绘一幅破败的景象,如:
在尪残的城墙上,
岁月刻下了深深的痕迹,
每一块石头都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由于词汇不常见,跨文化比较可能不适用。
尽管“尪残”不是一个标准词汇,但通过假设和可能的含义,我们可以看到它在描述破损或不完整状态时的潜在用途。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加语言的多样性和深度。
1.
【尪】
骨胳弯曲不正。亦指有这种残疾的人
【组词】
尪伛、 尪尪
孱弱;瘦弱
【组词】
尪陋、 尪弱、 尪悴、 尪纤、 尪顿、 尪老
2.
【残】
(形声。从歹(è),戋(jiān)声。从“歹”表示与死亡有关。本义:伤害)。
同本义。
【引证】
《苍颉篇》-残,伤也。 、 《战国策·秦策》。注:“灭也。”-昔智伯瑶残范中行。 、 《诗·大雅·民劳》-废为残贼。 、 《战国策·齐策》。注:“坏也。”-则汝残矣。 、 《史记·樊郦滕灌传》。集解:“谓多所杀伤也。”-凡二十七县残。 、 《战国策·秦策》。注:“害也。”-张仪之残,樗里疾也。 、 《周礼·夏官》-放轼其君则残之。 、 《左传·宣公二年》-残名以逞。
【组词】
摧残、 残心、 残贼、 残灭、 残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