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06: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6:54
文林郎:这是一个古代**的官职名称,属于文官系统中的一种。文林郎主要负责文化、教育以及文书工作,是唐代科举制度中的一种官职,通常由进士出身的人担任。
在文学作品中,文林郎常被用来指代有学识、有文化修养的官员。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文献和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文学研究)中,文林郎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
同义词:文官、学士、翰林 反义词:武官、武将、武士
文林郎一词源于唐代,最初是指在翰林院中任职的文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逐渐固定为一种特定的官职名称,直到明清时期,文林郎的职责和地位有所变化。
在古代,文林郎代表了文化和知识的权威,是社会精英的象征。这个职位不仅要求深厚的文学知识,还要求高尚的道德品质,反映了古代对文官的重视。
文林郎这个词给人一种庄重、典雅的感觉,联想到古代文人的风范和学识。它让人想到古代**的文化繁荣和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
在我的学*过程中,文林郎这个词常出现在历史课程中,帮助我理解古代**的官制和文化。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文林郎笔下生花,翰墨香中见风雅。”
想象一位文林郎在古代的书房中,手持毛笔,书写着经典文献,背景音乐可以是古筝或古琴的旋律,营造出一种古典文化的氛围。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官职可能是“Chancellor of the Exchequer”(英国财政大臣),虽然职责不同,但都是负责文化和财政的高级官员。
文林郎这个词不仅是一个古代官职的名称,更是*古代文化和知识分子地位的象征。通过学和理解这个词,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古代**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
1.
【文】
(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文,错画也。象交文。今字作纹。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注:“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黼。”-五章以奉五色。 、 《荀子·非相》-美于黼黼文章。 、 《韩非子·十过》-茵席雕文。 、 《诗·小雅·六月》-织文鸟章,白旆央央。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斑文小鱼。
【组词】
文驾、 文斑、 文旆、 文绣、 文织、 文鳞
2.
【林】
(会意。从二木。表示树木丛生。本义:丛聚的树木或竹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林,平土有丛木曰林。 、 《尔雅·释地》-野外谓之林。 、 《诗·小雅·白华》-有鹤在林。 、 《周礼·地官·序官·林衡》。注:“竹木生平地曰林。”-每大林麓。 、 《释名》-山中丛木曰林。林,森也。 、 晋·陶潜《桃花源记》-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 《黔之驴》-蔽林间窥之。
【组词】
竹木林;山林、 深山老林;防护林;林落、 林浪、 林麓、 林泉、 林错
3.
【郎】
(形声。从邑,良声。从“邑”,表示与行政区域有关。本义:古邑名。在今山东金乡县境)。
古地名。春秋鲁邑。
【引证】
《说文》。按,鲁有二郎。-郎,鲁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