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10: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10:35
词汇“狭坐”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似乎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我将基于假设和可能的含义来对这个词汇进行分析。
假设“狭坐”指的是在狭小空间内坐下的行为,字面意思是在狭窄的地方坐下。基本含义可能涉及到空间限制和舒适度的降低。
由于“狭坐”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难以追溯。可能是由“狭”和“坐”两个字组合而成的新词。
在人口密集的城市文化中,“狭坐”可能是一个常见的现象,反映了城市生活的拥挤和空间紧张。
“狭坐”可能引起不适和压抑的情感反应,联想可能包括拥挤、不便和限制。
在日常生活中,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可能会遇到“狭坐”的情况,体验到空间的不便。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狭坐”来描绘一个拥挤的场景,如:
在人潮汹涌的街头,
我们狭坐着,心灵却宽广。
在不同语言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表达来描述在狭小空间内坐下的情况,如英语中的“squeeze into a seat”。
尽管“狭坐”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能够有效地描述在狭小空间内坐下的情景,反映了空间限制和舒适度的关系。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更准确地传达特定情境下的感受和体验。
1.
【狭】
(形声。从犬,夹声。本义:窄,宽度、广度小)。
同本义。
【引证】
《楚辞·怨思》。注:“陋也。”-阜隘狭而幽险兮。 、 《汉书·刑法志》。注:“地小也。”-其生民也陿阨。 、 《吴子·料敌》-险道狭路,可击。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初极狭。 、 明·魏学洢《核舟记》-修狭者为之。
【组词】
狭缝;狭路相逢;狭长、 狭迫
2.
【坐】
(会意。《说文》古文作象形字,象两人坐在土上。本义:人的止息方式之一。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跟上)。
同本义。
【引证】
林义光《文源》-像二人对坐土形。 、 《礼记·曲记》。疏:“坐通名跪,跪名不通坐也。”-坐而迁之。 、 《礼记·玉藻》-退而坐,取屦。 、 《礼记·少仪》-受立、授立,不坐。 、 《礼记·乐记》。疏:“坐,跪也。”-武坐致右宪王。 、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注:“膝行也。”按,坐者,尻也,处也。古席地而坐,膝着席而下其臀曰坐,耸其体曰跪。跪,亦谓之启。跪可言坐,坐不可言跪也。-坐行而入。 、 《史记·魏公子列传》-侯生坐上坐。 、 《书·太早上》-坐以待旦。 、 《礼记·玉藻》-坐如尸。 、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项伯东向坐,亚夫南向坐。 、 《战国策·魏策》-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喻矣。 、 《论语·乡党》-席不正不坐。 、 《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坐语未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