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42: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42:30
承天之祜 是一个汉语成语,由“承天”和“之祜”两个词组成。其中,“承天”意指接受上天的旨意或恩赐,“之祜”中的“祜”指的是福祉或吉祥。因此,“承天之祜”整体上意味着接受上天的福祉或吉祥,常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事得到了上天的特别眷顾或庇佑。
在文学作品中,“承天之祜”常用于描述君王或英雄人物,强调他们的成功或地位是上天所赐。在口语中,这个词汇使用较少,更多出现在正式或庄重的场合。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政治学中,可能会用来分析历史**或政治人物的命运。
同义词:天佑、天赐良机、天命所归 反义词:天谴、天罚、天灾人祸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在表达上与“承天之祜”有相似之处,但“承天之祜”更强调的是一种持续的、积极的、来自上天的庇佑。
“承天之祜”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和哲学思想,特别是儒家和道家对天命和天意的理解。在古代文献中,如《尚书》、《诗经》中已有类似的概念,后来逐渐演变成固定的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天被视为至高无上的存在,能够决定人间的吉凶祸福。因此,“承天之祜”在社会文化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常用来解释或赞美那些得到上天特别眷顾的人或事。
这个词汇给人一种庄严、神圣的感觉,让人联想到古代帝王或英雄的传奇故事,以及那些被认为是天命所归的历史时刻。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特定的文化或**活动中,可能会听到或使用到。例如,在庆祝重大节日或纪念日时,可能会用这个词汇来表达对上天的感激和尊敬。
在创作诗歌或故事时,可以将“承天之祜”作为一个重要的象征元素,用来描绘主人公的命运或故事的高潮部分。
结合古代**的宫廷音乐或传统乐器演奏的音乐,可以增强“承天之祜”的视觉和听觉联想,让人感受到一种庄严和神圣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包括“divine favor”(神的恩宠)或“heaven's blessing”(天赐的祝福),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一种来自超自然力量的庇佑和好运。
“承天之祜”这个词汇不仅是一个语言表达,更是一种文化和哲学的体现。它帮助我们理解古代**人对天命和天意的看法,以及这些观念如何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决策。在现代,虽然我们可能不再那么强调天命,但这个词汇仍然可以用来表达对好运和成功的感激之情。
受天之祜。
迫窜良将,夷其肢股,屡蹶复兴,~。
1.
【承】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跽跪着的人,下面象两只手。合起来表示人被双手捧着或接着。本义:捧着)。
【组词】
承印、 承萼、 承盘
继承。
【引证】
《楚辞·招魂》。注:“续也。”-朱明未承夜兮。 、 《仪礼·少牢礼》。注:“犹传也。”-承致多福无疆于女孝孙。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
【组词】
承袭、 承家、 承授
2.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祜】
(形声。从示,古声。本义:福;大福) 同本义
【组词】
祜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