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52: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52:32
孟尝君:孟尝君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位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贵族,原名田文,因其封地在孟尝(今山东省滕州市),故称孟尝君。他是齐国田氏宗族的重要成员,以其广纳贤士、善于用人的政治手腕而闻名。
文学: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孟尝君常被描绘为一个贤明的君主,如《史记》中对其有详细记载。 口语:在现代口语中,孟尝君的名字常被用来比喻那些善于招揽人才、广纳贤士的人。 专业领域:在历史学和政治学领域,孟尝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政治策略和用人之道上。
同义词:贤君、明主、招贤纳士的人 反义词:昏君、暴君、排斥贤士的人
孟尝君的名称来源于其封地孟尝,田文因其政治成就和人格魅力,使得“孟尝君”成为了一个历史上的代名词,用以指代那些善于用人、广纳贤士的领导者。
在古代,孟尝君的形象代表了君主的贤明和国家的强盛。他的故事激励了后世许多政治家和领导者,成为传统文化中理想君主的典范。
孟尝君的形象给人以正面的情感反应,联想到智慧、包容和领导力。他的故事常常激发人们对于理想领导者的向往和追求。
在现实生活中,孟尝君的故事可以激励我们在团队管理和人才招聘中,学*他的广纳贤士和善于用人的策略。
在诗歌中,可以将孟尝君的形象融入,如:“孟尝君广纳贤,智谋深远国泰安。”
孟尝君的形象可以联想到古代宫廷的画面,或是历史剧中的角色,其声音可能是沉稳而富有权威的。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孟尝君这样善于用人、广纳贤士的领导者形象,可以与古罗马的凯撒大帝或英国的伊丽莎白一世等历史人物相比较。
孟尝君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其形象和故事在*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孟尝君的学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的政治文化,并从中汲取领导和管理的智慧。在现代社会,孟尝君的故事仍然具有启发性,提醒我们在任何领域都要善于发现和利用人才。
1.
【孟】
(形声。从子,皿声。本义:妾媵生的长子称“孟”,正妻生的长子称“伯”,后来统称长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孟,长也。 、 《书·康诰》-孟侯。 、 《书·大传》-天子太子年十八曰孟侯。 、 《诗·郑风·有女同车》。传:“齐之长女。”-彼美孟姜。 、 《方言十二》-孟,姊也。 、 《左传·隐公元年》-惠公元妃孟子。 、 周密《癸辛杂识前集》-胡卫道三子:孟曰宽,仲曰定,季曰宕。
【组词】
孟兄;孟孙;孟仲叔季
2.
【尝】
(形声。从旨,尚声。“旨”,滋味美。本义:辨别滋味,品尝)。
同本义。
【引证】
《礼记·月令》-天子乃以雏尝黍。 、 《礼记·曲礼》-臣先尝之。 、 《论语》-不敢尝。 、 《汉书·礼乐志》-百鬼迪尝。 、 《诗·小雅·甫田》-尝其旨否。
【组词】
尝酒;尝食、 尝酎
3.
【君】
(会意。从尹,从口。“尹”,表示治事;从“口”,表示发布命令。合起来的意思是:发号施令,治理国家。本义:君主,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古代大夫以上据有土地的各级统治者的通称。
【引证】
《说文》-君,尊也。 、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赏庆刑威曰君。 、 《春秋繁露》-君也者,掌令者也。 、 《荀子·礼论》-君者,治辨之主也。 、 《书·吕刑》-君帝清问下民。 、 《诗·大雅·皇矣》-克长克君。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二十余君。 、 《三国志·诸葛亮传》-思得明君。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则忧其君。 、 清·周容《芋老人传》-身名君宠。
【组词】
尧舜之君;欺君罔上;贤君;暴君;昏君;国君;君臣;明君;君王、 君伐、 君位、 君长、 君体、 君德、 君侯、 君公、 君父、 君子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