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2:23: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2:23:13
年夜:指农历年的最后一天晚上,即除夕夜。在**传统文化中,年夜是家人团聚、共进晚餐、庆祝新年来临的重要时刻。
“年夜”一词源自*古代农历年的俗,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但在不同地区可能会有细微的差异。
在*文化中,年夜具有深厚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它不仅是家人团聚的时刻,也是辞旧迎新、祈求来年好运的重要时刻。年夜饭的俗也体现了**人对家庭和亲情的重视。
提到年夜,人们往往会联想到家的温暖、亲情的浓厚以及新年的希望和期待。这种情感反应往往让人感到温馨和幸福。
个人经历中,年夜常常是与家人共度的美好时光,无论是准备年夜饭还是观看春晚,都是难忘的回忆。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年夜的钟声敲响,家的灯火温暖如春,每一声祝福都是新年的希望。”
视觉上,年夜可能让人联想到红灯笼、对联和家庭聚餐的场景;听觉上,可能联想到鞭炮声、春晚的歌舞和家人的欢笑声。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年夜的团聚时刻也有类似的庆祝方式,如西方的圣诞节,虽然时间不同,但都强调家庭团聚和节日庆祝。
年夜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承载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也是人们情感交流和家庭团聚的重要象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好这个词汇,能够更好地传达文化情感和家庭价值。
1.
【年】
(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禾”,下面是“人”,禾谷成熟,人在负禾。小篆字形,从禾,千声。本义:年成,五谷成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秊,谷熟也。 、 《谷梁传·桓公三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 、 《谷梁传·宣公十六年》-五谷大熟为大有年。 、 《诗·周颂·丰年》-丰年多黍多秊。 、 《左传·桓公二年》。疏:“年训为稔。”-有年。 、 《书·多士》-尔厥有干,有年于芘洛。
2.
【夜】
(形声。金文字形。从月,亦声。本义:从天黑到天亮的时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夜,舍也。天下休舍也。 、 《广雅》-夜,暮也。 、 《周礼·鸡人》。注:“夜,夜漏未尽,鸡鸣时也。”-夜呼旦。 、 《左传·庄公七年》。疏;“夜者自昏至旦之总名。”-辛卯夜,恒星不见。 、 《周髀算经》-夜者阴。 、 《诗·卫风·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 《乐府诗集·木兰诗》-昨夜见军帖。 、 《世说新语·自新》-三日三夜。